谢小蜜邀南宋前三位皇帝都以“禅让”的名义传承帝位,但并不是他们都喜欢禅让,而是他们都有各自不得已的苦衷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宋高宗赵构以“倦勤”的理由禅位于孝宗赵昚。
赵构在皇帝的岗位上工作不见得“勤”,但他干了整整三十五年,的确是干够了赵构不单干够了,他还嫌有些事在岗不方便干,比如跑路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大举南侵,宋军王权部溃散,赵构得到消息后吓得想要解散朝廷,大伙各自跑路(十月)丁巳得报,王权果败归,中外大震。
上召太傅和义郡王杨存中同宰执对于内殿,上谕以欲散百官,浮海避敌。
要不是宰相陈康伯和亲信将领杨存中将他摁住,[左仆射陈康伯曰:“不可”。
存中言:“敌空国远来……愿率将士北首死敌。
”]赵构当时就会成为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3宰执们退下后,赵构仔细想了想还是觉得跑路更稳妥,于是又给陈康伯下了一道“关于大伙一拍两散分头跑路的若干问题”手诏一日,忽降手诏:“如敌未退,散百官。
”陈康伯接到手诏大吃一惊,立马烧掉手诏跑到宫里再次劝告赵构,[康伯焚之而后奏曰:“百官散,主势孤矣!”]在陈康伯连哄带吓苦口婆心的劝告下,赵构终于暂时打消了解散朝廷轻装跑路的打算~《宋史》卷384.陈康伯传赵构禅让刚一年,孝宗的隆兴北伐就遭到符离之败。
这一次,太上皇赵构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声势浩大、毫无羁绊地摆出一幅随时上路奔跑的架势宿州之战,高宗已逊位。
日雇夫五百人立殿廷下,人日支一千足,各备担索。
~《朱子语类》本朝一自由奔跑是赵构禅让获得的红利之一除了没有人再在跑路时拖后腿外,太上皇赵构还可以纵情地享受生活。
例如:德寿宫有桥,乃中秋赏月之所。
桥用吴囗所进阶砌之,莹彻如玉,以金钉校。
桥下皆千叶白莲花,御几御榻,至于瓶炉酒器,皆用水精为之。
水南岸皆宫女童奏清乐,水北岸皆教坊乐工,吹笛者至二百人。
~《癸辛杂识》别集下.德寿赏月太上皇赵构赏月时有两支顶级乐团分列两岸助兴,仅吹笛子的就达两百人为了能健康长寿地霍霍南宋,赵构禅位后特别注重进补养生光尧晚岁尤康强,孝宗尝谓周益公曰:“太上极善将摄……多服疏利药,服牵牛圆至四五十粒。
其异禀如此,他人如何及?圣寿登八十一。
”~《鹤林玉露》卷之六.丙编孝宗对周必大说,太上皇除了每天服用疏筋利尿之类药物外,还要吃四、五十丸类似于大力金q丸之类的“牵牛丸”,其他人要是象他一样疯狂补肾的话,早就胀爆腰子七窍流血而死了,但咱们的太上皇天赋异禀,越补越能干,越活越精神估计赵构心里还暗自后悔,为啥不早一点禅位,搞得天下怨声载道。
宣布禅位后在接受宰执们道贺时赵构说:“俺在位这些年干过很多缺德事,今后还得麻烦大伙帮俺打打马虎眼啊”上曰:“朕在位久,失德甚多,更赖卿等掩覆。
”~《鹤林玉露》卷之六.丙编.光尧福德我们可以看到,赵构禅让的过程是愉快的,禅让后的生活是性福的赵构死后一年零四个月,孝宗也以“倦勤”和替赵构守丧的名义禅位于光宗赵惇孝宗禅让的问题我们曾经谈过,他有禅位的打算,但六十二岁的他并没有在淳熙十六年二月就匆忙禅位的打算,迫使他急于禅位的原因在于:根据宋金乾道之盟,南宋皇帝在国书中称金国皇帝为“叔大金皇帝”。
这年正月金世宗完颜雍死后,即位的是完颜雍的孙子完颜璟,而完颜璟当时仅仅二十一岁金国新皇帝上岗,南宋必须派人带国书致贺,孝宗如果不禅位面临的尴尬处境是,以六十二高龄的前叔叔身份称二十一岁的小屁孩前侄儿为叔叔。
于是,接到完颜雍的死讯十一天后,孝宗匆匆忙忙地完成了禅让仪式光宗赵惇以怕老婆闻名,他的皇后是李道的女儿李凤娘。
绍兴末赵构寻访神仙认识了号称“有道术”的真人皇甫坦,皇甫真人保媒,把李凤娘嫁给了恭王赵惇李凤娘“性妒悍”,怼赵构、怼赵昚,吓疯赵惇,设计离间三宫。
孝宗病重时,阻止光宗侍疾;孝宗死后,阻止光宗执丧。
赵构的老婆吴皇太后实在看不过去了,听从宰执留正、赵汝愚等人建议,垂帘孝宗柩前,命殿帅郭杲控制皇宫,命嘉王赵扩立即篡了他爹的皇位,并不顾赵扩苦苦哀求,命人强行替他穿上了皇袍。
[王知宪圣圣意坚且怒,遂衣黄袍,亟拜不知数,口中犹微道“做不得”。
]宁宗即位第二天去看望被他妈李凤娘吓疯卧床的老爸光宗赵惇,想顺便问问御玺的下落。
赵惇神志虽然不是很清醒,但当他搞清楚自己已经“禅位”后,气得马上翻身面向墙壁拿屁股对着宁宗,死死抱住被他视为命根的御玺。
[光宗瞪目视之,曰“吾儿耶?”……光宗遂转圣躬面内。
时惟传国玺犹在上侧,坚不可取。
]赵扩是李凤娘的亲儿子,李凤娘知道“受禅”的是赵扩后,[慈懿曰:“既是我儿子做了,我自取付之。
”即光宗卧内拿玺。
]谁都不给面子的光宗在老婆面前一点脾气都没有,李凤娘直接就从光宗手上拿走御玺交给了儿子,完成了这次“禅让”~《四朝闻见录》甲集.宪圣拥立参考书目:《宋史》后妃下 《齐东野语》卷三.绍熙内禅综上赵构禅让是为了更好地保养身体,更方便奔跑在路上,更优雅从容地享受生活,同时也是因为这把椅子已经被他坐得不太安稳赵昚禅让是为了避免闹出前叔叔称前侄儿为叔叔的历史笑话赵惇禅位是因为他两口子已经搞得天怒人怨,顺应吴后、宰执、军队的一致要求,避免“暴毙”而让贤于儿子。
从本质上来看,光宗禅让就是一场宫廷政变要说“喜欢禅让”,也就只有赵构了
宋朝皇帝的禅让,也真是一个奇观,宋徽宗、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父、子、孙、曾孙连续四代,无一例外地把自己的皇位禅让给了儿子,齐了心似的,着实让人有些奇怪。
天底下几乎没有人不想做皇帝的,没有人不想做一辈子皇帝,没有人不想至死还是皇帝。
有些人为了当上皇帝,甚至父子反目、兄弟相煎,可见这九五至尊之位对于人们的诱惑,然而,这四位皇帝却都在自己年纪不大、身体还行的时候,交出了手中的大权,躲一边休息去了,这里边肯定有着讳莫如深的故事。
确实,每一次禅让,都有着背后的故事。
1125年,金军兵分两路,南侵宋朝,他们西路军进攻太原,东路军进攻燕京,不久,东路军攻破燕京。
由于宋朝军队的特点是重内轻外、内紧外松,在京城附近的军队最强,在周边地区的军队较弱,所以,金兵攻下燕京后,直接南下,如入无人之境,随即进逼开封,从此,宋朝皇帝就开始禅让,一个接着一个。
宋徽宗赵佶禅让,原因是不敢担当。
金兵南侵,开封被围之时,年纪才43岁的赵佶,看到情况紧急,束手无策,最后竟然把皇位主动让给自己的儿子赵桓,把儿子推到幕前,让他去顶,自己借口敬香还愿,向南逃跑了。
宋高宗赵构的禅让,有着自己的无奈。
赵构禅让时才56岁,也是做事正当年的年纪,而且他当太上皇后,还活了25年,令人费解。
赵构这个皇帝当得窝囊,其父宋徽宗、兄宋钦宗被金兵抓走后,他虽然在应天府自立为皇帝,但自当上皇帝的第一天开始,金兵就一路紧追,后来与金人达成“绍兴和议”,临时安顿在临安。
但是,临安只是行都,并不是京城,南宋一直没定过首都,他们心目中的首都一直是汴京,所以,南宋自建立开始,就有一个打回汴京的政治目标,然而,赵构当了多年的皇帝,恢复中原始终只是一个梦,无法付诸实施,故朝野间批评之声不断。
在这种理想与现实矛盾的交织下,赵构于1162年,以“倦勤”为由,将位禅让给养子赵昚了。
宋孝宗赵昚禅让也是一种无奈。
赵昚当皇帝后,也曾想振作,他为岳飞平反,重用张浚发动了“隆兴北伐”,然而,最后兵败符离,不得不再次与金人签订卖国和约。
加上,他当皇帝期间,父亲赵构一直高居太上皇,指指点点,动辄得咎,后来他也厌倦了,便将皇位传给儿子赵惇。
宋光宗赵惇是被迫让位的。
宋光宗精神方面有疾病,加上皇后又是个泼妇,宋孝宗死后,连丧礼都不主持,后来,一帮大臣和太皇太后吴氏联合起来,将他废了,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赵扩,是为宋宁宗。
如果要总结宋朝这四位皇帝禅让的根本原因,那就是外族的入侵,让他们对当皇帝视为难事,都不想挑这副重担,无奈之下,采取禅让的办法,来寻求自己的解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