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文子心语,来回答问题。
闰土和祥林嫂,都是鲁迅笔下的人物,分别出自《故乡》和《祝福》 。
在学生时代都己学习过,只是那时的感悟不一定深刻。
闰土和祥林嫂都生活在封建的旧社会,也是在中国农村迅速破产最残酷的时代。
作为那时候的农民和妇女,都逃不过物质到精神上的严重摧残。
先说闰土少年时代的闰土,曾经是一个聪明伶俐、天真活泼、勤劳勇敢的农村少年,他热爱劳动,会很多令鲁迅羡慕的本领:会刺猹、管獾猪,还会捕鸟、拾贝壳,总之很能干,性格也很活泼。
但30年后,鲁迅再见到闰土,他竟被沉重的生活担子折磨的形容枯槁,精神麻木。
并和鲁迅之间有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这一切变化都是因为“多子、饥荒、苛税,还有兵匪官绅的多重剝削和压迫”。
生活的担子让人到中年的闰土,苦得像一个木偶人了。
再说祥林嫂。
祥林嫂是一个勤劳淳朴的农村劳动妇女,干起活来简直抵得过一个男人,她整天的不停地干活,似乎闲着就无聊。
祥林嫂和闰土一样,也同样摆脱不了封建社会的重重压迫,最终也变成了一个“木偶人”,最后被鲁四爷踢出大门,沦为乞丐,流浪街头,最后惨死在地主富户们“祝福”的爆竹声中。
同样是被封建旧社会折磨成“木偶人”,但祥林嫂和闰土,还有不同之处。
比起闰土是“多子,担子,苛税”等生活的沉重和饥荒的灾难外,祥林嫂却要承受着多重的压迫和折磨。
a、来自于族权、夫权的束缚:相邻嫂一踏上人生之路,就被封建买卖婚姻支配着命运,被迫嫁给了比她小10岁的丈夫,不久丈夫“没了“。
她虽然逃出了婆婆的残酷虐待,到地主鲁四老爷家做工,但又被给婆婆劫回,强迫再嫁。
b、被封建礼教视为“伤风败俗”。
祥林嫂的二次婚姻的失败又给她带来了更为残酷的厄运:她的第二个丈夫死了,儿子被狼吃了,房子被抢走了,无处投身的祥林嫂只好第二次到鲁老四爷家做工。
因为嫁过两次,违反了女子“从一而终”的封建礼教,被鲁四老爷视为“伤风败俗”的不祥之物。
c、被神权的这把杀人刀摧残。
除了上述的政权、族权和夫权来迫害祥林嫂,最后还以神权这把杀人刀子摧残她,把她推入无比痛苦的深渊。
说是嫁过两次的祥林嫂,死后会被锯成两半,分给两个死鬼丈夫。
为了洗净自己的“罪孽”,祥林嫂把挣来的血汗钱,捐了一条门槛,但最终还是得不到谅解。
闰土和祥林嫂都是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都具有中国农民勤劳、俭朴、善良、迷信的特点。
但他们又有不同的性格特性,《故乡》中的闰土,本是儿时的玩伴,曾经是一个勇敢、机智、聪明、活泼的少年,在封建制度和封建宗法势力的长期统治下,变得落后、愚昧、麻木。
见到儿时的玩伴"我"时,分明的叫"我"老爷,再也见不到儿时聪明伶俐,天真活泼。
而《祝福》中的祥林嫂,作者用深沉、凝重的笔触描写了祥林嫂不幸的人生悲剧。
祥林嫂是一个贫苦农家妇女,新寡之后,逃到鲁四老爷家帮工,不久被婆家绑了回去,卖给贺老六做媳妇。
不料,丈夫又病死,儿子阿毛又叫狼叼了去。
第二次来到鲁家当佣人。
因她再嫁再寡,镇上的人嘲笑她,要她到土地庙捐一条门槛作赎罪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
祥林嫂照柳妈说的做了。
等到冬至祭祖时,鲁四老爷一家仍不准她拿祭品,这给了她精神上致命的打击。
祥林嫂被赶出鲁家之后,沦为乞丐,终于在鲁镇新年"祝福"的爆竹声中死去。
祥林嫂是善良、勤劳而坚毅的,什么活都能干,什么苦都能受。
她只想用劳动来争取独立做人的权利,换取最低微的生活待遇。
但是,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观念扼杀了她的求生欲望,她的一切抗争和努力都是徒劳的。
封建社会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最终杀死了她。
落后、愚昧、冷漠、迷信,编织成一张张无形的网,扼杀了闰土和祥林嫂的生存权力和生存空间。
闰土过着痛苦而麻木的生活,而祥林嫂则在痛苦和麻木中死去。
作者正是通过这些人物来揭露封建制度人吃人的本质,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以此疗救中国病态的社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