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刚刚去世不久的台湾作家林清玄有本散文集叫《人间最美是清欢》,讲述的是作家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隐喻最美的生活就是平淡、寻常的烟火人生。
“人间至味是清欢”,和“人间最美是清欢”意思差不多。
如果真的要和爱情扯上关系,也就是“绚烂之后归于平静”。
爱情要经历三重境界:第一个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个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个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这里的“人间至味是清欢” 讲的就是爱情的第三重境界。
蓦然回首,心爱的人,却在灯火零落之间,静静独立。
多少浮华,多少辉煌,多少功名利禄,多少浓情蜜意,在人群散尽之后,都变成了幻影。
而真正追求的人,却在不起眼的地方,这是不经意的幸福。
多少浓情都会转淡,多少沧海变成桑田。
多少曾经爱得死去活来的人转眼变成了故事,多少缠绵悱恻的情人早已相忘于江湖。
爱一个人,守一座城。
一箪食、一瓢饮。
小米稀饭,天天喝也不厌倦,大鱼大肉连续吃三天就很累了。
人只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冲击和洗礼,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和折磨,才能慢慢懂得“人间至味是清欢”的平淡人生。
感情亦然,只有经历过苦苦相思,苦苦相恋,苦苦别离,最终才会懂得只有眼下的拥有的爱情是幸福的,尽管简简单单,尽管平平淡淡,但却真实、持久,经得住考验,有着浅浅的欢喜,有着淡淡的爱意,这才是两情相守的最好的状态。
“人间至味是清欢”什么意思?“人问至味是清欢”,此诗句出自于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中: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至味是清欢。
这首词是苏城在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时的感受,其中总结语“人间至味是清欢”是荡气回肠的切身体验,也是本诗词中的“诗眼”。
“人间至味是清欢”的意思很明确:“雪沫乳花”茶伴同“蓼茸蒿笋”菜,这就是人世间最有味道和滋生出的欢愉。
那么针对“人间至味是清欢”,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苏轼的这首词是他被贬黄州四年后再迁移到汝州时写的。
这里面多多少少都受到了仕途不顺影响,渐而心生归隐之臆念,由此,他才说出“人间至味是清欢”。
何谓“清欢”?在苏轼看来,远离官场争斗纷忧,避开闹市城镇的噪杂,抛弃名利追逐,走进深山农家,去品尝那最朴素又普通的清茶淡饭。
所以说,人生一世不要欲望过大,企求什么大富大贵,而应该脚踏实地亨受生活带来的乐趣。
即使少鱼缺肉,也能将粗茶喝得有滋有味,淡饭吃得可口香甜。
至于“爱过的你明白么?”这样的提问,是一种借梯上楼的升级版,倒不如将此诗句改成“人间至爱是清欢”就好了,与事与理都不为过分。
“爱”是什么?坦丁说:爱是美德的种子。
爱,是人间最美好的字眼,它温润如玉、灿若桃花、暖胜春风。
有的人一旦爱起来时就轰轰烈烈、不知疲倦,但终经不起风雨洗刷,枯萎而倒下了。
这种爱虽然名噪一时,但不是“清欢”。
真正的“人间至爱是清欢”就是一起在燃烧生命之火焰的同时,相互包容体凉,像粗茶淡饭般地生活着细水长流。
不论惊涛骇浪,亦或是风平浪静,都始终能“执子之手,白头偕老。
”总之,“人间至味是清欢”,意寓浓浓的乡味,是一种纯真而古朴的农家乐。
清欢有味,爱也如此!(图片来自网络,违规即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