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通称富豪或年高德劭者。
也就是说,单纯富豪也可以称之为“长者”。
佛经中的三种长者《法华经》文句卷五上举出了三种长者:1、世间长者这类人,具有种姓尊贵、地位高贵、家境大富、势力威猛、智慧深邃、年老、行为清净、具足礼仪、上位者称叹他、下位者皈敬他,这十种德行。
2、出世长者这个就是特指佛陀了。
3、观心长者具备观心之智的大智者。
这样的智者,了知“一切事物其实都是缘起性空”的义理,善能以正观察慧来降伏染著之心,等等。
佛经中著名的“给孤独长者”在佛经中,你会见到很多“长者”。
其中,最为大众熟知的长者,应该就是“给孤独长者”了。
至今,在中国汉地的一些寺院中,仍会在护法殿供奉祗陀太子、波斯匿王和给孤独长者的塑像,因为这三位曾是佛陀时期的“大护法”,为佛教的讲修和弘扬作了极大的护持。
我曾在五台山显通寺见过这三尊塑像。
不过,外形衣着已经完全中国古人化了。
那么,给孤独长者究竟作了什么,能让后世佛教徒甚至千里之外的中国佛教徒如此铭记呢?给孤独长者,是佛陀一位非常虔诚的弟子。
他是一位富有的大商人,又十分仁慈,乐善好施。
在听闻佛陀讲法之后,给孤独长者发愿,他将终生虔敬地供养僧团,包括衣被、饮食、房舍、汤药等一切所需。
同时,长者也希望佛陀能够到他的家乡——舍卫城去说法,度化当地的民众。
当佛陀答应给孤独长者的请求后,他立即回到舍卫城,物色合适的土地,来建造一座精舍,供佛陀和他的弟子们居住静修。
寻来找去,只有城南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让他感到满意。
但这座美丽的花园却属于王子“祇陀”所有。
祇陀王子十分喜欢这座园林,怎么也不肯卖。
被纠缠得不行了,不得不找个“不可能的任务”来搪塞:“行啊,如果你用黄金把这个园林的每一寸都铺满,我就卖给你。
”没想到,给孤独长者变卖了自己的所有家产,换一次黄金,就跑过来铺一次。
最后,整个园子只剩下一小块空地没有被黄金覆盖了。
给孤独长者于是恳求祇陀王子给予一点宽限,他将去设法筹金。
祇陀王子已经被深深地感动了。
他说,“虽然我没有见过佛陀,但你能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来迎请他讲法,他一定是一位真正的圣者啊!这一小块地,和园中的树木,就作为我私人的供养,一并供养给佛陀吧。
”俩人和力建造的这座精舍,被后人称为“祗树给孤独园”。
而我们现今读到的很多佛经,正是在“祗树给孤独园”中讲的。
比如,《金刚经》。
图为祗树给孤独园遗迹:悭吝长者变慷慨的故事之前说过,单纯富豪,并不需要年高德劭也可以被称作“长者”。
这里就有个例证:一个吝啬得不得了的“小气鬼”长者是怎么改过从善的。
昔日,在舍卫城有一位长者,名为“最胜”。
最胜长者拥有无数珍宝,马车、仆从、奴婢、谷食,家产不可称计,却是城中最悭贪吝啬之人。
有多悭吝呢?——门禁森严。
为了避免乞丐进来讨钱,设了七重围墙。
为了避免飞鸟来啄食稻谷,房舍周围特别以铁网围遮;墙壁更以铁铸而成,以防老鼠凿墙进入咬坏器物。
后来,佛陀为了度化这位悭吝长者,特别以神通出现在最胜长者家的上空中。
示现种种神变,放大光明,为长者说法。
长者听完后,铁石一样的心终于软化了一点点,心想,“既然佛陀来了,不能让他空手而返。
”于是,他亲自跑到库房,挑选了一条质量最差、价格最贱的毡布,没想到拿到佛陀面前,却变成了上好的毛毡。
他大吃一惊,赶紧跑回去换回最差的,没想到拿出来还是最好的。
如此反反复复多次以后,长者的心也犹豫不决了。
佛陀用天眼观察长者的心念,也发现长者的悭贪心与布施心正在交战,于是说了一首偈子: “施与斗共集,此业智不处,施时非斗时,速施何为疑。
” 听到这个偈颂,在佛陀的加持力下,长者的心完全改变了。
他挑选了最珍贵的珍宝来供养佛陀,跪在佛前失声痛哭。
而佛陀则为长者开示更微妙的布施、持戒、修福的道理,及如何超脱欲界种种有漏、不净的方法。
长者听了,双腿盘坐,细心思惟,起一念相应慧,内心立刻远离诸烦恼尘垢,证得法眼净。
能于如来所说种种妙法,无畏受持。
他立刻起身至诚顶礼,并发愿成为优婆塞,尽形寿受持五戒。
于是,佛陀慈悲为他授三皈依,然后离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