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怎么死的

王勃怎么死的,第1张

王勃怎么死的 初唐四杰中的王勃是怎么逝世的?

王勃最后的职务是“虢州参军”一职,作为州官的僚属,也算年轻有为。

但他恃才傲物,同事们都不待见他。

某一天,官府里有个名叫曹达的奴隶犯了事,跑到王勃这里求躲藏。

“义薄云天”的王参军慨然允诺。

可是,过后王勃又越想越害怕,居然反手杀了曹达!这件匪夷所思的丑闻暴露后,王勃被定了死罪。

恰好当时皇帝大赦天下,才逃过一命。

但从其后的命运看来,这次侥幸也未必是真正的幸运。

这件事,王勃做得很不义。

且不说最后杀人的罪无可逭,单论之前对此事的处置之道。

曹达如果有罪,应该拿下问罪;不忍心落井下石,应该置身事外。

曹达如果无罪,而自己没有能力庇护,应该打发他另寻善地;既然接受了曹达的性命相托,就不该出尔反尔。

一诺千金的典故,熟读《汉书》的王勃不知道?汉代的季布,也曾经被追捕,接纳他的人是怎么做的?季布是位言出必信的将军,被人们推崇为“一诺千金”。

早年他跟随项羽,屡次领兵围困刘邦

刘邦灭了项羽后,悬赏千金捉拿季布,胆敢藏匿的,要祸延三族!季布躲到一个姓周的人家。

这个名字都没流传下来的老周是个明智之士,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自己缺乏能力保护季布,就不害人害己了。

老周对季布说:“外面风声很紧,要么将军听我的,要么我自杀,以免泄露您的踪迹!”季布眼都不眨就答应下来。

老周给季布剃去头发,脖子套上铁箍,穿上粗布衣服,作为奴隶卖给了一个叫朱家的人。

朱家心知肚明,毫不推辞地接纳。

他把季布安排在田里干活,并且告诫儿子:“干活都要听这个奴隶的话,要和他吃一样的饭菜。

”然后,朱家跑到京城活动,展开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汝阴侯,让他在刘邦那里说好话,替季布脱罪。

刘邦最终赦免了季布,并让他做官。

朱家也从此扬名天下。

重信然诺,未必会有灭顶之灾。

王勃背信毁诺,害了自己,还害了亲人。

他的死罪虽逃,活罪难饶。

官职一摞到底,背着这个大污点,仕途基本画上了句号。

最令王勃心痛的是,还连累了敬爱的父亲。

古代有“连坐”的律规,一人犯罪,亲人负连带责任。

他的父亲正好好地做着官,却被罚去交趾(今越南)那种蛮荒之地做县令。

父亲远赴交趾,王勃当然要去探望。

而就在旅途中,渡海的时候不慎落水,受惊而逝,那年他才二十八岁。

王勃的悲剧,既是他个人和家庭的不幸,也是诗歌辞赋史上的一大损失。

令人拍案惊奇的是,他这朝露一般短暂的人生轨迹,居然被人事先料准!未卜先知的是名臣裴行俭,他并非阴阳术士,而是朝廷的组织部副部长(吏部侍郎),主持人才选拔工作,有知人善任的本领。

当时有人推崇“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认为他们年少多才,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裴行俭认为不然,他说了这么一段意义深远的话:“读书人要想实现远大的目标,首先重要的是器量与见识,其次才是文化水平。

王勃他们虽然有文才,但是浮躁浅露,怎么会成大器呢!杨炯比较沉稳,结局可能还算不错,其余几个能得善终都是侥幸!”一语成谶,这几个人的命运果然如此。

除了杨炯在县令的职位上身故以外,卢照邻投水自尽,骆宾王兵败被杀(一说亡命天涯),与王勃一样的命途坎坷、结局惨淡!裴行俭的原话:“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现在是清华大学校歌的歌词。

以王勃为鉴,这句话的道理,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

人的修养和境界,实在是有关毕生荣辱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王勃死了,在风华正茂的年龄,在如日中天的时候。

我一直认为,王勃之死,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事情。

王勃可能是26-28岁的时候死去的,原因是“不幸溺水,惊悸而死”。

写出《滕王阁序》,成为了王勃生命之中的一道坎儿,成为了王勃的宿命。

就文采来讲,《滕王阁序》达到了其个人的历史巅峰,甚至达到了中国古代骈体文的最高峰。

就文学成就来讲,我们不敢相信,活下去的王勃,能否写出更加华丽的文章,甚至,他自己也不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再度超越。

从此,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为千古绝唱。

渔舟唱晚,雁阵惊寒,从纸上走进画卷,走进音乐,走进千百万读者的心底,走进最宏伟的殿堂。

也许,王勃就是上天派下来,给我们送这鸿篇巨著千古绝唱的童子,。

之后,他完成了使命,因楼因水因秋因赋,告诉所有先贤,我来了,告诉所有后辈,我来过。

之后的王勃,因水而逝,化作高飞的孤鹜,融入碧波上的长天。

从此东海有才子,从此华夏多咏吟。

而我等凡夫俗子,与其在这里讨论,其实不如多诵几遍《滕王阁序,不如大声呼唤海内知己,怅惘天涯比邻。

阁中帝子今何在,不尽长江滚滚来。

请关注行学组,给你不一样的观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317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