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能

朱能,第1张

朱能 张玉和朱能,谁才是真正的靖难第一功臣?为什么?

张玉被朱棣评为是靖难第一人,追封荣国公,也是靖难六国公之首。

张玉被追封为荣国公,他的儿子张辅,因功封英国公,后死于土木堡之变。

末代英国公叫张世泽,1643年被李自成所杀。

朱能被封为成国公,其爵位一直世袭到明朝末年,最后一任成国公叫朱纯臣,1644年三月他献朝阳门,开城投降,随后与陈演一起劝进李自成,被李自成杀死。

从他们两家后代的表现来开,张玉的后代也是要比朱能的后代更忠于大明。

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将跟随着父亲朱棣起兵靖难的四大功臣编入成祖太庙,这是作为臣子最大的荣誉,从官方认证,将这四人定为了“靖难功劳最大的功臣”:洪熙元年,加封河间王,改谥忠武,与东平王朱能、金乡侯王真、荣国公姚广孝并侑享成祖庙廷。

一、作为靖难功臣,张玉和朱能二人在朱棣起兵前期的功劳确实很难说谁大谁小,不过张玉因为死得早,所以论战功这块,张玉是比不过朱能的这两人都在燕王朱棣手下做过事,是燕王府的将领,但张玉原先是元朝人,后面才归降了大明,参加过捕鱼儿海战等重大战役,之后才被封为燕王府指挥佥事,论其政治背景比不上朱能那样清白,和诚意伯刘伯温一样,都是“贰臣”。

而朱能的父亲朱亮,早在朱元璋建立基业的时候就跟随着,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山中护卫副千户,协助燕王朱棣驻守北平,为大明建立起一座御敌城堡,防御蒙古卷土重来。

而此时的朱能不过二十四岁,而张玉入燕王府已经四十九岁了,这两人虽然被并称为朱棣的左右手,有“张玉善谋,朱能善战”之语,可从年纪、政治属性来是说,朱棣还是比较偏向于朱能的。

(朱)能于诸将中最年少,善战,张玉善谋,帝倚为左右手。

到了靖难之役前夕,在朱允炆所派来监视者的眼皮底下,张玉和朱能暗中招募了八百死士,偷偷进入燕王府保护朱棣,后面朱棣在三日之内就迅速拿下北平城,靠得就是张玉、朱能和这八百死士。

在这段时间里,张玉和朱能的功劳大抵相当。

之后两人跟着朱棣进入了战场,朱能几乎参加了靖难之役的所有战事,可张玉运气不好,在东昌之战为救援朱棣而被大军包围,最后战死沙场。

在听闻张玉战死之后,朱棣悲痛万分:这是自靖难之役开始后第一个战死的大将,还是朱棣身边最重用的一个,因为张玉之死而导致了士气大减,朱棣更是不得不班师回北平休整;朱棣对请罪的诸将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只是可惜失去了张玉”,这话颇有曹 *** 哭郭嘉的味道,难免有作秀的嫌疑;张玉跟随朱棣足足十年,可是从靖难之役开始(1399年)到张玉战死(1400年),这短短的两年不到的时间,张玉的战功自然比不上把靖难从头打到尾的朱能了。

也就是因为这样,《明太宗实录》中说朱能是“以能功最”,也就是说朱能在靖难中立的功劳最大,超过了张玉、王真等人。

朱棣继位后,封朱能为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成国公,永乐二年进太子太傅,从一品,日后太子朱高炽继位就是位列三公的情况,可见此时的朱能因为年轻(不过才三十四岁),朱棣是把他当作托孤大臣来安排的。

二、虽然张玉在战场上的功劳比不过朱能,可他确实实实在在地为朱棣赚到了第一桶金,所以《明史纪事本末》称“论靖难功,当以张玉为第一”朱棣刚起兵时,自身只有北平城里的数万军队,面对着朝廷调集而来的大军,朱棣一时没了主意,这时候善谋的张玉就力劝朱棣出兵,先拿下蓟州城(位于今天津市蓟州区,为明初九边重镇之一,也是两宋幽云十六州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可保北平后翼无事),此时建文帝派来控制朱棣的朝廷都指挥使马宣,就驻守在此,是一颗插在朱棣腹心的钉子。

张玉的建议给了朱棣一盏指路明灯,于是他派张玉、朱能率兵强夺蓟州,斩杀马宣,蓟州指挥毛遂投降,张玉收服蓟州士卒钱粮后,又马不停蹄地奔向遵化(今河北遵化市,为燕山山脉包围,东北为五峰山,南边有灵山、龙门峡,东有滦河,西南有梨河,北为喜峰口、马兰峪、松亭关,是大明防备蒙元的前沿阵地,地势险要,关卡众多,有重兵把守),张玉奇袭遵化,趁夜以死士入城,遵化卫蒋玉、密云卫郑亨、永平卫陈旭全部投降。

卫所制度是朱元璋时期设立的,一般为5600人为一卫,由于负有把守边关的重任,故基本是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的精兵;由于张玉火速抢占了蓟州、遵化、密云、永平等卫所,夺取其精兵,朱棣实力得到了增强,士气大增;而且因为把守住了各个关口,后面宋忠攻居庸关、卜万出喜峰口攻遵化都吃了亏,而燕军徐忠攻滦河、朱棣破怀来,开平、龙门、上谷、云中各卫所守将皆降,后面朱棣能强夺朵颜三卫,将其编入自己的战队,就是因为张玉夺下了蓟州、遵化,打通了燕国和宁国之间的道路,让宁王朱权无用武之地。

朱棣一开始就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全占燕地,还能把手伸向宁王朱权驻守的山西,这都是因为张玉的正确建议,帮助朱棣赚了第一桶金,被任命为都指挥佥事。

当时,朱棣起兵后任命了三个都指挥佥事掌管军队:张玉、朱能、邱福,张玉是最先任命的一个,朱能的任命还要到击败耿炳文之后。

之后老将耿炳文率三十万大军北上,张玉作为先锋,先击破雄县,再击退前来救援的潘忠、杨松等部,接着建议朱棣乘胜追击,真定之战大破明朝勋将耿炳文,而朱能在此战中的表现也很耀眼,以三十人强行渡河,大败耿炳文,俘获朝廷军队三千多人。

从真定之战来看,张玉是属于文武双全的帅级人物,而朱能最多算是一员虎将,张玉能独领一军,可朱能因为作战经验不足,只能跟随着朱棣。

三、靖难之役中,张玉和朱能都有功劳,可要论起到底谁才是靖难第一人,则必须从朱棣身上来看了《明太宗实录》中,朱棣是明确说明朱能功冠诸将的,在建立永乐政权,三位功劳最大的都指挥佥事分别被任命为:张玉已死,故封右柱国、荣国公,谥号忠显,任命朱能为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国公,食禄二千二百石,邱福任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淇国公,食禄二千五百石。

五军都督府是由朱元璋设立的大都督府分化而来,原先有着掌管中外诸军事大权,朱元璋分权之后,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各自具有统兵权和调兵权,五军互不管辖,直接向兵部负责,职责是分领在京诸卫所(除了锦衣卫)以及边关各都司卫军的,相当于五个太尉各自为政。

本来这五军是不分高低的,可五军各设左右断事一人,中军都督府断事官为五军断事官,地位高于其余四军,主管军法,可见邱福的地位还是要比朱能要高一点的。

论食禄来看,邱福的俸禄也要比朱能高,这大概也是因为邱福的年纪比朱能要大得多(永乐元年,朱能三十四岁,邱福六十岁),朱棣虽然和朱能有过命的恩情(东昌之战,张玉和朱能救援被困的在)朱棣,张玉战死,朱能救了朱棣逃离战场),可也不敢贸然把朱能位列在邱福之上,只能在暗中提拔朱能的地位。

永乐二年,加封邱福为太子太师,朱能为太子太傅,各加岁禄一千石,以朱能的年纪,能紧追于邱福后面,待遇、官职相差还不是很大。

可惜朱能的运气也在靖难之役用光了,永乐四年,朱棣命朱能为征夷将军,与西平侯沐晟和新城侯张辅(张玉之子),率领二十万大军南征安南,结果走到安南边境,朱能就病逝了,享年三十七岁。

朱棣本想以朱能顶上邱福的位置,让他建立不世之功,以巩固太子朱高炽的地位,结果天命不允,朱能还没尝过做主将的滋味就去世了,朱能死后,被追封为东平王,谥号武烈。

从爵位来看,可见在朱棣眼中,朱能是当之无愧的靖难第一功臣。

总结:靖难之役时,朱能立下的战功最多,而张玉由于战死,无法得到像朱能一样的殊荣,可是张玉的功劳也不容忽视,朱棣能在北平站稳脚跟、强迫宁王造反、朱高炽能坚守住北平,这些都可以说是张玉的功劳,后面朱高炽将其追封为河间王,谥号忠武,位列于朱棣太庙四人之首,可以看出朱高炽是很认可张玉的张玉更像是一个战略规划家,而不是一个驰骋沙场的先锋,这从东昌一战就足以看出了,毕竟他当年也老了,冲锋陷阵的事本来就不是他应该做的,而朱能是个了不起的先锋大将,却不能归入一个合格的战略家之列(仅从靖难之役来看),所以总的来看,虽然朱棣一直倾心于朱能,但靖难第一功臣之位,我认为还是张玉比较适合坐。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342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