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古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也是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长篇小说。
《儒林外史》讽刺了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
《儒林外史》全书充满了讽刺的味道。
例如范进中举后,居然欢喜的发疯了,接连说道,“噫!好了!我中了!”,直到他的老丈人胡屠户“一个嘴巴打将过去”,他才清醒。
还有六十多岁的老童生周进,他在屡次应试不中的情况下,去参观贡院,竟然用头撞击号板嚎啕大哭。
他的哭一如范进发疯的笑,都十分传神的表现出封建社会的学子文人们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
周进是一个皓首穷经,蹉跎一生的老童生,只知道死读书,别无是处。
六十多岁还只是一个童生,从未进过学,进贡院便嚎哭不止甚至昏死过去,众人见他可怜便出钱给他捐了一个监生资格才得以中举,以后又中了进士。
他穷尽半生只为了能够高中,为了扬名立万,为了功成名就,我们可以从周进高中前后的生活条件和人际交往情况的对比中看出他的功成名就的生活是怎样的。
当然,《儒林外史》中还提到了诸如杜少卿、庄绍光、迟衡山等拥有真才实学,却不慕功名富贵,淡泊名利,视金钱地位如粪土的潇洒名士。
而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也不过把他们都看作是不上进之人,也根本得不到社会的尊重。
《儒林外史》除了塑造知识分子以外,还塑造了一批女性形象,比如大家闺秀、村头民妇,她们的形象也是围绕着“功名富贵”展开,如才华横溢的八股才女、迷恋于做官太太的女性形象、节妇、烈女形象等等。
通过描写这些人物形象,作者表达其对于权势漂浮的世风、利益充斥的人心之否定与嘲讽。
鲁迅先生说:“这分明是事实,而且是很广泛的事实,但我们皆谓之讽刺。
”
《儒林外史》在题材、体制、讽刺艺术和社会思想及女性观念等方面的成就都是创举。
全书以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真儒名贤理想文士和四大奇人为主的人物群落描写百年间世情。
中国古代小说从志人志怪起源,内容多是传奇型的,直到《金瓶梅》作为世情小说的开端,才开始以生活中平凡人为主角,描写世俗生活;而直接描写当世、身边,并且是以吴敬梓自身经历和身边人物为原型创作,《儒林外史》为首创。
鲁迅评价《儒林外史》:“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儒林外史》的群像人物、展览手法,变传统古代小说中的线性扁平叙事为立体叙事,还改变了说书人模式,采用了第三人称隐身的客观观察叙述视角,使读者直接与人物和剧情见面都是独创,也是使小说越来越文人化、案头化。
(范进中举漫画)无一贬词而通过对比情伪毕露的《儒林外史》首开悲喜交融的讽刺美学风格。
不同于传统小说“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困者终于亨”的大团圆结局,儒林外史敢于使“真儒名贤”理想破灭,通过揭露真实而达到讽刺的效果,“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中国小说史略》)。
此外,《儒林外史》对于女性提出了全新的观念,沈琼枝被富商骗娶,随后卷财逃出流落金陵卖字为生,受世人诟病,杜少卿却称其视盐商钱财为土芥,可敬极了。
主张男女平等,妻子不育,别人劝他娶妾,他却称“今虽老而丑,我固见其却姣而好”,不禁让人想起杜拉斯小说里“比起你年轻时的美丽,我更爱你现在饱受摧残的容颜”,大胆前卫的女性观念也属独创罕有。
(沈琼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