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来历

甲骨文的来历,第1张

甲骨文的来历 甲骨文的来历和起源是什么?

甲骨文起源于殷商时期,距今约3600余年。

是早期先民用于占卜时刻下的符号,一般刻在动物的骨骼上或龟甲上,后来逐步引成文字

篆体就从甲骨演变而来,中国的文字以象形为主,其源头就是出于甲骨文。

甲骨文的定义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约公元前1500一约公元前1100)。

甲骨文象形的意味最为明显,是以表形为主、表意为辅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国文字之根,中国书法之源,书法的篆书之祖。

甲骨文指殷商时代王室刻在占卜用的龟甲、兽骨上的记录文字。

由于是刻在龟甲兽骨上,所以称为“甲骨文”。

又因为主要是商王室占卜的记录,所以也称作“卜辞”。

又因其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此地在历史上曾是殷商王朝的故都,即“殷虚”,故甲骨文又称作“殷虚文字”。

当时举凡祭祀、征战、婚姻、疾病、狩猎、风雨晦暝、年成丰歉、时日吉凶、分娩男女等,无一不卜,以贞吉凶,并在甲骨上刻写卜辞及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城所出土的是商王盘庚迁殷至纣亡近二百五十年间的遗物,它既是研究商代文化的宝贵文献,也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实证。

甲骨文的出土早在秦汉、隋唐时代就曾出土过甲骨文,但是未能引起世人的注意。

直至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才为王懿荣、刘鹗发现,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近年又在西周发祥地陕西扶风、歧山一带的周原地区发现一批周人甲骨文。

目前出土的甲骨文总数多达十余万片,单字总数有五千多个。

甲骨文大多用刀刻成,少数手写而成,朱墨并见;有的刻后填朱,多数只刻不填。

甲骨文字规整而美观,大者径逾半寸,小者细如芝麻,笔法方圆并用,古朴烂漫,变化多姿。

邓以蜇在《书法之欣赏》中说:“甲骨文字,其为书法抑纯为符号,今固难言,然就书之全体而论……其悬针垂韭之笔致,横直转折,安排紧凑,四方三角等之配合,空白疏密之调和,诸如此类,竟能给一段文字以全篇之美观,此美莫非来自意境而为当时书家之精心结撰可知也。

”甲骨文的分类有人将甲骨文的风格分为五期:一、盘庚至武丁期,书风雄浑。

二、祖庚、祖甲之世,书体工整凝重。

三、禀辛、康丁之世,书风颓靡草率。

四、武乙、文丁之世,书风粗矿,劲峭多姿。

五、帝乙、帝辛之世,文字规整,一丝不苟。

近百年来,国内外甲骨文研究成就卓著。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近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已完成集甲骨学之大成的《甲骨文合集》,精选甲骨五万片,是研究甲骨学、甲骨文比较完备的资料。

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汉字和甲骨文一脉相承,这条文字发展的长河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很多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定型了,它们的音、形、义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374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