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电压

英国电压,第1张

英国电压 为什么世界各国电压不一样?

1885年,塞尔维亚人特斯拉(N.Tesla,1856—1943)将交流发电机专利卖给美国西屋电气公司。

八年后在芝加哥举办的纪念发现新大陆400周年世界博览会上,西屋公司用特斯拉交流系统点亮了18万只电灯。

此后,利用变压器变换电压的交流电系统以其长距离、低损耗优势逐渐被广泛采用。

交流电地位确立后,频率问题便摆在了欧美各国面前。

在电力工业发展早期,一度出现了多种供用电频率并行的局面。

西屋公司曾经实验了不同频率正弦交流电,结果表明,频率低时输电线电能损耗也低,但照明设备在低频率环境下很容易产生闪烁,频率至少达到50Hz才能避免。

而过高的频率会导致电力传输效率下降,反复实验后,西屋公司将电源频率固定为60Hz。

美国联邦政府也开始在国内推广60Hz频率标准

但在1900年巴黎举办世界博览会上,欧洲各国订购了20套发电设备,其中16套频率为50Hz,3套42Hz,1套25Hz。

以此为基础,欧洲供电频率逐渐向50Hz靠拢。

随着欧洲、美国各自供电频率的统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都分别以这两个频率作为各自标准频率。

以日本为例,1896年东京电灯公司从德国AEG公司订购了6台265kW、50Hz发电机,1897年大阪电灯公司从美国GE公司订购了5台150kW、60Hz发电机。

因此,至今日本仍采用两种供电频率,以静冈县富士山和新泻县的丝鱼川市为界,东部50Hz,西部60Hz。

在电力使用早期,爱迪生的通用电力公司首先在美国使用110V电压为客户提供直流电。

而后,特斯拉发明了3相的240V交流电,但出于安全考虑,电压被降低到110V。

在西屋电气公司的资助下,特斯拉交流电体系最终击败爱迪生的直流电体系成为美国供电新标准。

标准电压和标准频率不过110V电压较低,同功率下,比220V时电流大,用铜多,电网传输损耗较大。

当时处于欧洲垄断地位的德国AEG公司发现了这一问题,将电压规格改为220V,于是欧洲国家就形成了220V/50Hz的交流电网标准。

后来,美国也一度考虑改用220V来提供城市用电,但由于美国家庭中适配110V电压的家电过多,此时更改电压规格会造成大量浪费,于是不得不继续采用110v标准至今。

110v电压后来也影响到日本,并通过日本影响了台湾。

美国周边加拿大、墨西哥也采用了110V-120V左右的标准。

英国早期电压是240V,后来为了和欧盟标准统一,改为230V。

大多数英联邦国家和英国海外领地都继承这一标准,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

法国电压标准为230V,受其影响,几乎整个欧洲大陆的电压都在220V-230V上下。

它们在亚、非、拉的前殖民地多数也采用这一标准。

中国使用的电压和频率标准,是由电力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直接继承而来的。

二十世纪早期中国大陆的汽轮发电机组全部来自国外,电压频率繁杂,给电力设备制造、使用和管理带来极大不便。

当时使用电力最普遍的上海共有8家电厂,其中7家采用50Hz频率,只有1家是60Hz。

1928年7月16日,上海的灯泡制造商亚浦耳公司向上海社会局公用局呈文,建议规定220V和50Hz作为中国标准电压和标准频率。

东北的日满政府更是主动规定:全满电气设备的标准频率统一为50Hz,今后电气设备除特殊情况外一律采用标准频率。

基于这些,1949之后制定的全国供用电标准,也都采用了220v/50Hz制式。

来自网摘。

美国国家民用电网的标准是50赫兹110伏,中国的是50赫兹220伏。

还有国家是55赫兹的,也有60赫兹的,电压也有所差异!中国国家电网也国定了,家庭用户电网用电质量标准。

前两年,上海用户电网质量是48赫兹,230伏左右。

具体说为什么世界各国家用电网电压标准不一致的问题,有这么几个原因!安全理念不一致所导致的国家标准的分散。

一般条件下36伏一下被认为为安全电,人可以触摸!110伏,相对安全些吧!电流会产生热效应,热效应和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功率输送,提高电压就等于降低了功力损耗!所以人们把电压以提高到安全边缘作代价提高。

导线的安全电流密度是有极限的,这个极限直接了包括电机和其他用电设备和所有配电设备的电路电流的前提。

电力是工业基础,一旦行成为国家生产的现实以后就是社会生产力需要继续了,这个成本需要是巨大的,是必须用革命存会才能理解供给能源品质变化的。

频率代表了交流电网的交流电变化频率。

频率高对于电机等需要产生旋转磁场的负载是很好的,但是由于输配电具有广泛的电感、电容属性,会发生输配电质量的变化,所以各个国家选用不同的用电质量。

飞机中为了设备的具体要求,特射部分会使用中频400赫兹的系列电压为陀螺等设备提供电力服务。

就其世界各国的电压标准问题必须和具体的国情和已经拥有的工业技术相对应,必须和社会实践相对应。

现代意义上的大功率变流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大功率的、高压的直流配电系统已经在民用中。

感谢邀请,吉祥快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393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