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言志的诗

咏物言志的诗,第1张

咏物言志的诗 同是咏物言志诗,为何李白与张九龄表意迥异?

其实同是咏物言志诗,不但李白和张九龄的不一样,李白和杜甫的,李白和白居易的,李白和刘禹锡的,等等等等,都是不一样的。

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生命体,他们的诗风,因为他们的性格不同,成长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所以就不可能一样。

把李白和张九龄拿来对比,可能是因为他们都是盛唐诗人的缘故吧?但是,盛唐气象这一共同点,是不可能导致诗人所写的诗是一种风格的。

张九龄官至宰相,一直是体制内的人物,他的心胸和格局,是相当的严谨和克制,表现出来的大气象,也是着眼天下,统揽大局的感觉。

而李白就不一样啦,一直是随性洒脱之人,他说表现的思想和格局,都是以个人的角度来展开的。

他表现的更加随意和洒脱,天马行空,信马由缰,不管不顾,这点上是张宰相比不了的,但是张宰相的胸怀天下,心系苍生,又是李白比不了的。

但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不同,而导致了唐诗的多彩和丰富,令我们古今之人为之如痴如醉。

谢谢邀请!李白与张九龄同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特别是李白,更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然而,同为诗人,同为咏物言志诗,李白和张九龄却表意迥异,显现出很大的不同。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两人在性格、经历、环境和所受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同而所致。

张九龄出生于仕宦世家,24岁进士及第。

居官多年,曾是开元盛世的一代名相。

他受传统的儒家文化思想影响很深,不但是一位文学家,诗人。

更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政治家。

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

他虽然为官多年,但却在穷达进退中始终保持高洁的 *** 守和人格理想。

他一方面,追求安邦治国的大业。

另一方面,又力图持一种超越的态度,把做官和退隐和谐地统一起来,不愿意为追求功业而屈己媚世。

正是由于他这样一种进退自如的生活追求,使他在诗歌创作上,更多的接受了《楚辞》的影响。

他的诗,不是直抒胸臆,而是以比兴为主,写的委婉蕴藉。

例如被《唐诗三百首》列为第一首诗的《感遇》:“草木本有心,何求美人折”;“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这些诗里,他均以“香草美人”的意象,托物言志,抒写自己所信守的高尚品格。

在艺术上,他重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可以说兼有“风”、“骚”的情韵,有的诗句,唱绝千古。

而李白,很可能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

从小受过一定的儒家文化的教育,但更多的是纵横家、道家的深刻影响。

加之他豪迈不羁,自由散荡的性格,使他自然而然的继承发扬了屈原的浪漫主义精神。

他的诗作充满了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从而成为继屈原之后,又一位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性情真率,想象奇绝,驰骋天外六合。

他以豪迈的情怀,奔放的激情,唱颂奔腾咆哮的黄河;崎岖险阻的蜀道;“疑似银河落九天”的瀑布。

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他借用神话的离奇境界,把自己炽烈的感情,注入到所描绘的物象之中。

他以惊世骇俗的笔墨,恣肆挥洒,描绘他生活的世界,借以抒发自己的志向、怀抱和胸中的郁郁不平。

李白的诗,以其意气豪迈,奔放雄奇,壮丽飘逸的艺术风格,千百年来鼓舞着人们,激励着人们。

从而成为中国人民精神财富中最可珍贵的瑰宝。

文学艺术,贵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正是由于这样,在中国文化的大观园里,才有了各种艺术风格作品的争奇斗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424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