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音译中是普遍情况。
汉语发音和英语发音是规则不同的两套系统,两者不能完全、精确地对应,音译的话必然会出现读不准甚至读不出的情况,基本都是在求个“近似”或者“大概”。
如果以源语言作标准衡量的话,目标语言就没有读准的。
音素区别比如英语中没有汉语j,q,x三个音,所以含有这些音的人名或地名英国人就只能读成近似的音,准确性就不要多想了。
像Jia Baoyu, Beijing, Chongqing, Xiamen等。
比如我感觉外国人似乎是把汉语的j读作/dʒ/的。
为了避免读不出的情况,有时需要牺牲“准确性”以保证“可读性”。
比如大学名字的拼法转变:Beijing University→Peking UniversityQinghua University→Tsinghua University注:上面下划线部分举例和说法有误,后面拼法是威码妥式拼音,先于现在用的汉语拼音方案,是专门针对汉语的注音规则,谈不上牺牲准确性,更和转变没有关系。
对不熟悉的东西未加查证就发表评论,误导大家,致以真诚歉意。
特别感谢“李子寰”网友的指正,还有“吾王54963924”的指点。
详情请看评论。
其实汉语和英语中写法相同的音素读音也并不相同。
音节区别汉语和英语的音节拼读规则也不相同,况且有些汉语音节在英语中并不出现,比如miao,huang等,英国人只能按照英语的拼读规则去“近似”地拼读。
尽管有的听起来比较接近,但实质上并不相同,准确度仍然是有损失的。
看个例子:“上海”的音译形式是“Shanghai”,英语读作/ʃæŋˈhaɪ/,近似于“山恩哈依”,和汉语读音显然有区别。
声调区别英语中没有汉语的四声声调变化,会把仅有声调区别的音节念得一样,自然有念不准的情况发生。
比如李光和李广拼出来都是Li Guang,读起来没有区别,丧失了准确性。
看个典型的例子,中国的山西省和陕西省,直接按拼音写就没法区分了,这不是人名可以凑合,那怎么区分呢?往下看:山西→Shanxi陕西→Shaanxi写法上是区分开了,那读音呢?一样!可见英语在应对汉语声调上是多么的“束手无策”!总结不同语言,不同发音。
倘若音译,准度丢分。
反过来想想,我们把Jim翻译成“吉姆”就很准确吗?不也是取个“近似”,求个“大概准”吗?广泛、严格地说,任何翻译都会伴有源信息的部分遗失或改变。
这就说到现在汉语拼音的一大弱点,就是它和世界通行的英语发音规则相差比较大!所以英语使用者很难把汉语拼音发准!所以,本人设计了一套新汉语拼音体系,它可以让讲英语的人轻松而准确地念出汉语拼音!新汉语拼音的规则很簡单,只有4条规则:1. 用chi-, th-取代原汉语拼音中q-, x-2. 用dr-,dz-,tz-取代原汉语拼音中的zh-,z-, c-3. 用-m取代原汉语拼音中的-ng4. 用-r,-x,-l,-ph分别表示汉语的二声、三声、四声和轻声。
按照这些规则,“中国”拼作Dromguor, “张学友”拼作Dram Thueryoux, “楚留香”拼作Chux Liurthiam, “谢霆锋”拼作Thiel Tirmfem, “早上”拼作dzaox shalm, “曹植”拼作Tzaor Drir.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