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巴西当年迁都的目的来说,巴西利亚是成功的,这座新城已经成为巴西第四大城市。
然而单从巴西利亚这座城市本身的建设而言,当初的规划太过于理想化,如今出现了很多让规划者意想不到的后果——整个巴西利亚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破碎化与空心化,俗称“中看不中用”。
历史上,巴西曾经将都城建立在萨尔瓦多与里约热内卢,而这两座城市如今分别是巴西第三与第二大城。
20世纪,当时的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人口疯狂膨胀,各种城市病越来越严重。
而与经济发达人口密度极高的东南沿海地带形成鲜明对比而,地域辽阔的内陆高原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丰富的自然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充分的利用。
为了缓解沿海地区的巨大压力,同时开发广阔内陆地区,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促进巴西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巴西决定迁都,1960年正式将都城搬移到了新建成的巴西利亚。
迁都以后,巴西利亚从一个孤处高原的小城迅速崛起为全国第四大城市。
而迁都后,巴西东南沿海与广大的内陆地带连成一体,控制管理能力大大强化。
而随着人口的大规模内迁,也非常有效缓解了沿海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化压力。
巴西利亚也成为了20世纪之后建设的最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由于广大内陆高原的开发助力,巴西的经济也得到了有效推动增长。
不过单看巴西利亚的建设,还是有很多问题的。
巴西利亚的规划建设都实在太过于理想化,甚至在规划图中连人行道、停车位之类都严密规划好。
而建成之后才发现当初的设立有很多中看不中用的地方,严重影响当地人生活。
如今巴西利亚的主城区居民很少,反而是其周边兴起了很多卫星城,作为巴西第四大城市也是挺尴尬的。
甚至很多在巴西利亚工作的人,一到假期就会“逃离”巴西利亚,前往东南沿海休息。
不好。
我觉得巴西利亚是失败的。
世界上的城市绝大部分都是自发形成的,像中国的首都北京,五朝古都,南京,六朝古都,西安,13朝古都,这些城市都是历经很多年,自然形成的。
巴西利亚的形成过程是:有一天,某个人,一拍脑袋,说我们建个城吧,于是有了巴西利亚。
不是开玩笑,真的是这么形成的。
巴西利亚建城始于1956年,是年纪很轻的城市,而且仅仅2年就完工。
当时的巴西总统库比切克希望带动内陆地区发展,加强对各州的控制,在当时法国人柯布西耶思想的指导下,以“功能主义”为旗帜,建立的一个城市。
这是当年巴西利亚的规划图像一个飞机,象征着巴西的腾飞。
这是实际建造是不是几乎完全对应了?可是这是一座城市,不是一个建筑啊。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过去的一些老城市,因为种种缘故,有一些不合时宜的地方,比如说太过于密集,人口太过于集中,或者需要拆迁等等,这种“自然进化的城市”肯定没有“人工规划”的好,毕竟人工规划可以提前预设,避免老城市出现的问题。
“最方便的城市”和最不方便的城市为什么最方便?因为巴西利亚是用两条狮子相交的主干结构和现代立交形式,不用设置任何交通信号灯,就可以使得这个城市方便快捷的开车到任何一个地方。
厉害吧。
那么实际运行结果呢?就是因为这种不设置信号灯的做法,导致这个城市的居民冒着生命危快速穿越马路。
这不是坑吗?巴西利亚城市建筑的设计是非常具有美感的巴西利亚大教堂巴西利亚外交部。
可是有一个什么问题呢?没人愿意住。
是房子太贵了吗?不是,富人穷人都不愿意住。
这是上过时代周刊封面的巴西总统库比切克。
巴西利亚在设计的时候,把“规划”用到了极致,使用工业化思维去设计巴西利亚,对于居民日常生活规划异常细致,把功能进行严格的分区,让城市运行井然有序,城市设计以汽车为导向。
举个例子吧,餐饮区就是餐饮区,办公区就是办公区,娱乐区就是娱乐区。
办公的地方办公,餐饮的地方吃饭,娱乐的地方娱乐,“井然有序”,看起来挺不错吧。
为了让汽车跑得快,控制人行步道的数量和街角广场数量。
实际运行呢?实际运行的结果是,由于需要就餐,居民必须开车到餐饮区,于是交通压力剧增,造成严重的拥堵。
由于缺乏人行步道和街角广场,导致城市缺乏聚集人气的公共空间,居民日常会客都必须在家里,不能出去。
其结果是在巴西利亚建成后的几十年里,在这个“大飞机”式的城市周边聚集了大批的别墅区和贫民区,穷人不愿意住,富人也不愿意住,260万巴西利亚的人口,70%居然居住在这个大飞机外面的郊野别墅或者贫民区。
所以这个城市的意义,何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