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指的是哪五经

五经指的是哪五经,第1张

五经指的是哪五经 《四书》《五经》指的是那些书?

在“批林批孔”的年代,我参加了“地区批林批孔宣讲团”。

在培训的时候,我们“批判性地”学习了“四书五经”的内容。

那时才知道,原来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它泛指儒家所有的经典著作。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和春秋。

当时,我主讲《孔孟的中庸之道》。

宣传部的理论教员,重点为我辅导了《中庸》这一章节。

其实,《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是儒家学说的经典论著。

《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只是那时出于政治的需要,断章取义地批判了《中庸》之道。

现在重读四书五经,对深入了解儒家学说,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思想学说的里重要经典著作。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典集,它堪称为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传世宝典。

“四书”之名源于南宋理学家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汇集成书问世而并称为“四书”。

其中《论语》一书乃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涉及文史哲及为人处世等文化教育,是孔圣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孟子》一书却是孟子平时的讲学语录,主要论述他的“仁政”理论,以及强调民心在国家政治和军事中的决定作用的思想理念;而《大学》和《中庸》本为《礼记》中的篇章,后经朱子各自析出,独立而成二书,分别为曾参和子思他们思考宇宙哲理、认识各种生活现象及培养人格修养等探索社会规律的学说。

“五经”则是儒家五本经典之合称,相传它们都是经过孔子编辑或修改而成。

儒家原有六经,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至使《乐经》失传,仅剩下《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五本,合称为“五经”。

其中《诗经》是我国第一本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多首,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尚书》是我国历史文献总集,涉及自尧舜下至春秋时期的秦穆公,保存了不少具有很高历史和思想价值的史科;《礼记》是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解释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周易》是一部占卜之书;《春秋》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偏年体史书,记录自鲁隐公至鲁哀公的王室档案、鲁史策书和诸候国史等史料。

“四书”“五经”是千百年来历代人们从事政治活动,治国修身和立德立身之本,是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处世法则与治国基础,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遣产,对中国的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462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