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近日来由于我们的邻居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在闹蝗灾,宅在家里的老百姓也都在热烈讨论这蝗灾是否会蔓延到国内来。
大多数认为我们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形成的天然屏障隔在中间,所以不必有这样的顾虑。
而细心些的老百姓在猜测,这些生命力顽强的蝗虫们是否会绕道柬埔寨,再到我们国家来呢。
这小小的虫子,肯定自己也没想到,己经成为大家讨论关注的主角。
老百姓主要担心地里的庄稼,虽说北方的农田里现在只有冬小麦,春季返青拔节的时候遇蝗灾,这收成就得打水漂啦。
果园里幼嫩的花芽正在孕育之中,如果让这些虫子们落在上面,还不得大嚼特嚼啊。
蝗虫是害虫,但它的营养成分也是颇高的,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昆虫激素等活性物质,并含有维生素A、B、C和磷、钙、铁、锌、锰等微量元素。
那么为什么不大量繁殖蝗虫作为饲料呢?在我们当地农村,还真有把蝗虫作为喂猪饲料的历史。
那是在1929年9月的那场蝗灾,正是庄稼收获的季节,铺天盖地的蝗虫,用它那大板牙吃得连玉米秸秆都不剩。
急眼了的老百姓眼看庄稼无望,扑打一袋袋的蝗虫运回家来炒熟喂猪。
这猪还真是喜欢吃,平时的猪食都是粉碎的草面和少许的玉米面混合,换成了香喷喷的高蛋白饲料,吃的是呱呱香啊。
后来蝗灾过后,储存的蝗虫吃完后,再换回原来的猪食,猪们闹起了情绪,不吃食了!如果大量繁殖蝗虫作为饲料,这需要详加研究琢磨,论口感肯定要比现在的猪饲料有所提高,但需要经过专家的论证判断,研究出专门的配方,这是个冗长的过程。
毕竟过去农户初春抓上两只小猪崽,经过一年的饲养才会出圈。
而现在养猪模式己经有了很大改变,猪饲料也是走的经济实惠的路线。
其次大量繁殖蝗虫作为饲料,不是小打小闹的脑洞大开,就得核算成本啦。
在我们当地农村,记得小时候秋天上山抓蚂蚱,是瞅着清晨气温低蚂蚱还没起翅的时候,提着家里自制的大葫芦,不到半上午就能抓满了。
蝗虫肉厚籽多,但飞行能力也强,两条强有力的后腿蹬在手指头上,立刻冒出小血珠,钻心的疼。
但现在山里的蚂蚱数量在急剧减少,主要是因为农药化肥的频繁使用,影响到蚂蚱的生存环境。
剩下的这点野生蚂蚱资源,这人都不够吃的,哪还轮得到猪来吃啊。
现在市场上的油炸蚂蚱火得很,仅仅是一小碗,粗略计算最多也就十只八只的,是我们当地那种又细又长的丧门甲,有些地方叫做扁担钩,每小碗的价格是十元,更不用说肉多籽厚的蝗虫了,这价格肯定是居高不下。
因为是农村人,格外注意这山里野味的价格。
曾经看过央视农业频道播放的人工大棚饲喂蚂蚱,人家养殖的是东亚飞蝗,当时的市场价格是30元一斤,而体肥籽满的蝗虫最少是50元一斤。
您看看这么高昂的价格,谁舍得用来当饲料啊。
总之,大量繁殖蝗虫这个技术条件确实具备,因为蚂蚱养殖有着门阔的市场,好多有眼光的生意人已经先行一步,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也有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作为回报。
但作为饲料来研究开发,不是不可行,只是这价格担心养殖户接受不了啊。
我是家在南乡,喜欢和您唠唠关于农村的点滴滴,记得点赞、关注和转发,让我们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为什么不大量繁殖蝗虫作为饲料呢?最近我们的两个邻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先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蝗灾,蝗虫所到之处立刻是寸草不生,其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力相当之大。
对此有不少热心的网友也给这两国在防治蝗虫时献言献策,其中就有不少网友说到用鸭子或鸡去对付蝗虫,并且例出了前几年我国在面对新疆出现蝗灾时就是用鸭子来控制住的例子。
从理论上来说,鸡、鸭这些动物确实是吃蝗虫,而且蝗虫也是一种高蛋白质的动物,鸡、鸭这些吃下去之后是一种非常好的饲料。
既然如此好,那么在养殖这些动物时,为什么不大量繁殖蝗虫来作为这些养殖动物的饲料呢?对于这一问题,踏火可以告诉你的是,你这一想法确实很不错,在我记忆中,小时候如果在草地上发现有很多蝗虫时有时也确实会捉来喂家里养的鸡,或是将鸭子赶过去吃掉。
但是随着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和不同吃法的传播,蝗虫现在的身价已今非夕比了,就算有也很少用来给鸡、鸭这些吃了,而是直接被人自己吃掉了。
当然,现在不少地方都有养殖蝗虫的(蚂蚱就是蝗虫的一种),但是整个养殖过程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因为要防止蝗虫跑掉还要注意疾病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养殖出来的蝗虫价格自然不会低,再加上市场上供不应求(主要是用来吃)的情况,同样是价格比较高,因此我们如果用蝗虫来当养殖动物的饲料用,根本不划算,所以也就见不到繁殖出来的蝗虫当作饲料来喂鸡、鸭这些动物了。
以上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仅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