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小雅》都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废兴也。
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雅”即“正”,指的是朝廷正乐,即西周王畿的乐调。
区分《大雅》、《小雅》一直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
其实,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区分:首先,从时间方面来区分。
《大雅》31篇,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小部分作于西周末期;而小雅共74篇,除少数篇目可能是东周作品外,其余皆为西周晚期的作品。
其次,从作者方面来区分。
大雅的作者主要还是上层贵族;而小雅的作者相对而言,更为广泛,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
这也决定了二者在内容上的差异。
第三,从内容方面来看。
《大雅》中的作品,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在祭祀、朝聘、宴饮等各种重要场合都离不开《大雅》的身影。
可以说,《大雅》不仅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当时周王朝实行教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工具,在内政外交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而《小雅》则不同,内容更多样,也更加接地气。
不仅描述了周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特殊的文化形态,而且揭示了周人的精神风貌和情感世界。
其中有很多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大都从普通士兵的立场来表现他们的遭遇和想法,着重表达他们对于战争的厌倦和对于家乡的思念,读来倍感亲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类型的诗歌,可不能单纯归结为“反战诗”,士兵的责任就是征战沙场,保家卫国,他们虽然厌倦从军生活,向往和平和家庭生活,却不是一味反战,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幸福也是不得不做出的割舍。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本来只称《诗》或《诗三百篇》后来儒家把它尊为经典,称做《诗经》。
这部总集编成在春秋时代,其中包括西周初到春秋中期五百年间的诗歌创作,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部分是贵族创作。
这些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周代这段时期的社会生活和阶级斗争的现实。
《诗经》当是经过长时间的收集、整理和编辑成的,大抵出于周王朝及诸侯各国史官乐师之手。
《诗经》内容,按作品性质和乐调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指“国风”,就是各国土乐。
“雅”是周王畿乐歌,周人称这地区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
“雅”分“大雅”“小雅”,和后世大曲小曲相类。
“颂”是朝延祭祀鬼神赞美功德的乐歌,其中有用于祭祀的舞歌。
颂的乐调较风、雅为缓。
“风”有十五《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共一百六十篇。
“雅”共一百零五篇,计分“大雅”三十一篇,“小雅”七十四篇。
“大雅”是西周时代作品,大部分是叙述周的祖先重要史迹和武功如《公刘》《绵》之类有的诗写出作者的名字,如《崧高》和《烝民》两篇有的诗还有教训、规谋的意思,如《文王之什》。
这部分诗中,保存了我国最早的一些史诗。
“小雅”的大部分是周室衰微以后的政治讽谕诗,出自贵族文人之手,其中有揭露和讽刺黑暗现实的成分其余属于歌谣,表示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对人民的同情,也是《诗经》的重要部分。
“颂”共计四十篇,包括《周颂》三十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
《周颂》里有的诗描写了大规模农业劳动的情况,反映了周初的繁盛,如《良耜》等。
《鲁颂》和《商颂》是春秋时代鲁国和宋国的宗庙乐歌,其文学价值不太高,但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