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所说的“四十而不惑”的“惑”,是疑惑、迷惑之意。
和“不惑之年”的“惑”意思一样。
四十而不惑,意思是人到了四十就不应该对外物有所疑惑,而是思想清晰,对问题有透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孔子所指的“四十而不惑”是指男人四十时,已掌握一定权利,此时处事相对通达,对待事情是无可,无不可。
首先要明白,孔子所说的“四十不惑”这一段话,是对自己人生不同阶段求学进修的总结,意思是自己修学到了四十岁,才真正对作人、行事、处世的规律确定无疑,对于作人、行事、处世这套理论体系再没有疑惑了。
这句话原文出自于《论语·为政》。
到底什么是孔子说的“惑”?这个恐怕要结合原文来理解,可能会更准确一点。
《论语·为政》篇许多学者认为是孔子在宣扬治国理政。
其实更准确的来讲,应该是一种“教化型”的“政治思想”,是一种系统的教化理论。
下面我们结合《论语·为政》前面三小段进行尝试分析,对“四十不惑”的意思进行辅助理解。
一《论语·为政》其一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释义。
孔子说:以道德来治理国家的效果,就好比象众星围绕北极星运转一样,百姓都以道德标准为参照核心行动。
理解:在儒家思想中,对于道德有明确的定义,其核心思想就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孝悌忠信、仁爱各平、礼义廉耻。
中国自古以来的士人,无不以此思想体系作为修身准则,从而形成自己的道德学问。
【小结】这里的道德,是形而下的意义,指的是一个人为人处世基本的素质、涵养。
为了有针对性理解,不与道家、佛家的思想作关联比较。
二《论语·为政》其二原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释义。
孔子说:《诗三百》(《诗经》),用一句话高度概括,中心思想就是:思想标准没有偏差,也就不会胡思乱想,理解:《诗经》是文学作品,孔子在此举例,是说明|“为政”和“文学”都要有共同点,就是标准要端正,都要直到教化的作用,在理论体系上不能有所偏差。
【小结】《诗经》第一篇《关雎》,是一篇描写男女相思、相恋的文章,孔子把它放在首篇的用意,可以理解为:男女之情是人之大欲,不可避免,但是我们要遵从道德的准则,在正常范围内表达感情,这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这也和《为政》篇的主题相符合三《论语·为政》其三原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释义。
孔子说:以政治引导、领导,以刑罚约束,不遵守法令就以法律惩罚百姓,那么百姓就会钻法律的空子免受刑罚。
以道德领导、管理,以礼乐进行教化,百姓就会有羞耻并且会自我约束自己。
理解:法律是直到监督和惩罚的作用,但是毕竟有漏洞,奸滑者就会钻法律空子。
用道德礼制来教化,百姓都会有高度的修养,就不会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小结】古人的智慧,早已看出用道德修身才是自我提升、教化百姓的根本方法。
而法律的出现,表面上看是监督坏人做坏事。
但一方面说明社会道德沦丧,一方面坏人还会找到更多法律的漏洞去做坏事,这样会形成恶性循环。
四、结合前三段,我们再来综合理解“四十不惑”的“惑”是什么原文:《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释义。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到了三十岁才确定以具体的道德体系作为自己人生修身学习的标准;到了四十岁才对这套理论体系不再有疑惑;到了五十岁才知道理论体系的天道(宇宙)来源;到了六十岁对于外界的好坏言论都能淡然接受;到了七十岁为人行事处世才从心所欲、但不再会有出格行为。
理解:孔一从十五岁立场学习修身,一直到四十岁才能够不惑,实在是不容易。
并且没有就此停顿不前,而是继续前行,在后来每个十年,都努力让自己修身更上层楼,真正落实了“活到老,学到老”的可贵精神与行动。
【小结】圣人用自己一生的实际行动,给我们表演了落实儒家“格致诚正、修齐治平”这一修身过程,充分说明了儒家理论的可实践、可 *** 作性、以及社会功用。
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四十不惑”,是指孔子修身到了四十岁,才对儒家理论体系不再有疑惑。
这个“惑”,当然是指对于儒家理论不相信、不理解、不实行。
孔子一生志于修身成圣,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学、授徒、游说,致力于教化天下,恢复圣贤教育、繁荣昌盛社会局面。
他老人家一生讲经教学,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对于生前身后,都起到了深远的教化意义和作用。
我们学习夫子的智慧,知道了什么是“四十不惑”,也应该致力于去修身达到“不惑”的境界。
致敬大成至圣孔老夫子!一家之言,欢迎交流探讨。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