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地图

湄公河地图,第1张

湄公河地图 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原来不是越南的,后来是如何进入越南版图的呢?

两大河流冲出了越南的两大命脉,其中之一就是湄公河三角洲。

越南地形图越南有两大中心,分别是北方以首都河内为中心的红河三角洲,以及南方以胡志明市为中心的湄公河三角洲。

河内是越南的文化与政治中心,而胡志明市是越南的第一大城市、最大港口与经济中心。

红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就是越南的两大命脉。

关于越南壹为什么越南的两大命脉在一南一北?越南历史上被中国统治了近千年,其北部和我国的广西和云南接壤,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最深,现在就算文字不一样了,但是很多风俗习惯都还是类似的。

连人口都和中国类似,越南3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居然有近一亿的人口。

而越南的一亿的人口如同黄河水静置后一样,在区域分布上出现了“南北两极”分化。

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越南国土的情况,越南国土十分的狭长,纵贯了整个中南半岛,南北跨度达到了1600多公里。

其东部紧贴着南中国海,海岸线也是很长的。

气候大部分都是热带季风气候。

按道理来说,越南这个得天独厚的环境,其人口分布不应该出现“南北两极”分化的局面才对。

从越南的地形图中可以看到,越南多山地,只有在沿海地区和河流的入海口处有平原分布。

越南人口分布图对比越南的地形图和人口分布图,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越南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河口冲积扇上。

而越南最大的的两个河口三角洲正好一个位于北部——红河三角洲,一个位于南部——湄公河三角洲。

这两个三角洲的总面积达到了4.5万平方公里,占到了越南国土面积的12%以上。

这和人口的两极分化情况刚好对上。

越南地图在北部的红河三角洲,是越南自古以来的粮食产区,人口自然而然的在此聚集,根据资料记载在1975年之前,越南北部80%以上的工农业都集中在红河三角洲。

而位于最南端的湄公河三角洲,面积达到了4万多平方公里,比我国的海南省的面积还大,气候有非常的适宜水稻的种植,是世界上水稻的主要产区之一。

水量充沛的湄公河携带了大量的泥沙,使得湄公河三角洲目前还以每年80米左右的速度向海洋推进,三角洲的面积越来越大。

所以人口也朝这里聚集。

越南风光越南的其他地区都是山高林密,湿度很大,不适合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所以人口分布相对较少。

贰红河三角洲与中国的历史渊源红河平原红河,又名珥河,为中国、越南跨境水系,也是越南北部最大河流,发源于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与巍山县交界处,哀牢山脉最北端主脊上一个叫“额骨阿宝”,当地彝语,意为“弯弯曲曲的一条水的父亲”。

由于流域多红色沙页岩地层,水呈红色,故称“红河”。

红河呈西北-东南流向,全长1280公里,越南境内长508公里,流域面积75700平方公里;中国境内叫元江,全长627公里,流域面积76276平方公里。

经越南首都河内及北部湾入中国南海。

河内桥梁下的红河红河年输沙量1.3亿吨,三角洲每年仍以50—100米的速度向海外伸展,大部分地区在海拔3米以下。

红河三角洲是越南北部最大三角洲,临北部湾,以越池为顶点,北起海防,南至带河口的海岸线为底边,构成三角形地区。

红河三角洲是越南北部由红河及其支流太平江冲积而成的平原,面积约为15,000平方公里。

人口极为密集,大部分土地早已经开垦为水稻田。

红河三角洲是越南北部经济中心和农业生产基地,耕地90%种水稻,此外有黄麻、烟草、甘蔗、花生等。

渔业发达,有河内、海防、越池、南定等重要城市和港口,铁路、公路、水路交通发达。

下龙湾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公元前214年,派大军越过岭南占领今日的广西、广东、福建,征服当地的百越诸部族,秦朝在这一带大量移民,设立了三个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骆越)归属于象郡管理。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

公元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后改称“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广州。

越南中北部成为南越国的一部分。

红河流域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设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

在之后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国各朝代(汉朝、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汉)的直属领土,越南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北属时期”或“郡县时代”。

东汉末年(公元192年),今越南中部的占族人区连杀死汉朝的日南郡象林县令,占据了原日南郡的部分地区,以婆罗门教为国教,建立林邑国(后称占婆国),与东汉以顺化为界。

隋朝时被隋炀帝派兵灭国,置三郡,唐朝时复国,与中国以横山为界。

1190年至1220年,占婆被真腊占领,后复国。

中国和越南15世纪明成祖永乐年间,越南陈朝君主遭外戚胡季犛篡位,中国明朝应陈朝遗臣的请求推翻了胡氏政权。

明军顺势收复了越南,设郡县、置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再次进行了直接统治。

1771年,爆发西山起义,阮文惠三兄弟先后灭阮、郑,统一全国,建立西山朝。

后黎朝末代君主黎维祁逃往中国,请求清军援助其复国。

西山军在1789年击退了清朝干涉军,后黎朝彻底灭亡。

1802年,原阮氏家族的后代阮福映在法国支持下灭西山朝,建立阮朝(1802年~1945年)。

次年阮福映遣使宗主国中国,请求改国号为“南越”,最终嘉庆皇帝下赐国号“越南”,并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

这就是越南国名的由来。

湄公河三角洲地图叁柬埔寨收纳邻国难民,却致最富饶地区被侵占法国殖民时期海报湄公河三角洲位于越南的最南端、柬埔寨东南端,又称九龙江平原,是越南最富饶的地方和越南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也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平原。

湄公河轮渡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在我国境内名为澜沧江。

经云南出境后流经缅甸、老挝、泰国和柬埔寨后在越南南部流入南中国海。

流入南海时形成冲积平原,面积约4.4万平方公里(其中1/5属于柬埔寨),平均海拔不到2米。

越南南方60-70%的农业人口集中于此,是越南稻米生产的主要产地,也是东南亚著名的产米区之一。

法属印度支那越南独立后,不断向南扩张领土(越南称之为南进)。

至1471年,占婆国的大部分领土已被越南所吞并。

自此,越南的势力逼进了湄公河三角洲。

而此后的越南又进入了南北朝时期(史称郑阮纷争),越南的长期动乱战争,致使大量的越族难民涌入了湄公河三角洲。

1623年,柬埔寨的国王吉·哲塔二世迎娶了越南阮朝的六公主,这位越南的六公主便向其丈夫讨得了越族难民在湄公河三角洲生活安居的许可,同时增建大量房屋以供越族难民居住。

老挝境内的湄公河然而,此后柬埔寨却陷入了长久的宫廷内乱,国力日益衰弱,无法抵制逐渐增多的越南难民潮。

渐渐地,越南人反客为主,于1689年,越南人废黜了水真腊国王匿翁嫩,而以大臣阮有镜为经略使,直接统治东浦(今越南南部东区)一带。

并在此设立了嘉定府(胡志明市)及镇边营与藩镇营。

而至18世纪中叶前后,富饶的湄公河三角洲被正式并入了越南的版图。

湄公河三角洲水面上的市集1859年法国入侵湄公河三角洲,1862年,法国与越南签订第一次《西贡条约》,越南割让嘉定(今胡志明市)、美萩、边和三省及昆仑岛给法国,之后法国又占领了越南的永隆、安江、河仙三省,完全控制了湄公河三角洲地区。

而西贡(今胡志明市)成为了法国人在印度支那殖民统治的首府,而西贡的社会经济受法国影响,商业极其发达,是东南亚著名的港口与米市,被誉为“东方巴黎”。

二战后,西贡又成为越南共和国(南越)的首都。

1975年,越南统一,西贡被改名为胡志明市。

水上人家越南最为富饶的地区为湄公河三角洲,该地区土地肥沃、河网纵横,同时也是整个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平原。

而越南的第一大城市--胡志明市即位於该地区,可是这一地区归属於越南的历史却不长,只有短短的两三百年时间。

湄公河三角洲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平原,总面积4.4万平方公里,其中越南占五分之四,柬埔寨占五分之一。

湄公河三角洲是越南的经济中心,越南最大的城市胡志明市就位于湄公河三角洲的东北角,这里还是越南稻米的重要产区。

对于这块富饶而肥沃的土地,历史上并不属于越南,那么越南是如何将这块领土收入囊中,成为越南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呢?铭苏先生具体给大家介绍一下: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在历史上长期处于柬埔寨王国统治之下,历经扶南、真腊、吴哥等王朝,15-16世纪,越南征服了位于如今越南中部的占婆国,开始将势力向湄公河三角洲推进。

1623年柬埔寨吉哲塔二世国王迎娶了越南阮朝的六公主,这位六公主向柬埔寨的国王讨得了这片沿海土地,准许越族难民进入普利安哥,以躲避越南南北朝时期北郑朝、南阮朝的内战,同时增建房屋供难民居住,从此大批越南人开始在此地定居。

但是,随着越南难民的不断涌入,实力衰落的柬埔寨王国无法进行有效的管辖,于是湄公河三角洲这一地区成为越南人的土地,被称之为西贡。

17-18世纪柬埔寨宫廷内乱不断,这正给长期觊觎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越南人以可乘之机。

1689年越南将湄公河三角洲东部地区纳入版图,并在那里设置嘉定府(后来的胡志明市),设立了镇边营和藩镇营,驻兵镇守,这次扩张使越南版图大幅向南扩展。

此后,越南继续向南攻占柬埔寨的领土,到18世纪中叶为止,富饶的湄公河三角洲被正式纳入了越南的版图。

从1859年开始,法国开始入侵湄公河三角洲地区,1862年法国迫使越南签订《西贡条约》,越南割让嘉定、美萩、边和三省和昆仑岛给法国,其后法国又占领了永隆、安江、河仙三省,完全控制湄公河三角洲地区。

在法国殖民越南期间,西贡成为法国在印度支那的统治中心。

二战期间越南曾遭到日本占领,日本投降以后法国卷土重来,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国掀起了反抗法国殖民的武装斗争。

在中国、苏联等国际社会的援助下,1954年越南取得奠边府战役的胜利。

根据1954年7月21日签署的《日内瓦协议》,规定越南以北纬17度为界,南北分治,北方由胡志明领导,南方由保大帝领导。

在美苏冷战对抗的格局下,如果占领越南,对于对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十分有利,可以有效阻止社会主义向中南半岛和东南亚地区发展。

所以,在法国撤走以后美国迅速补位,出兵介入越南南部。

吴庭艳在美国支持下发动政变,废黜保大帝,自己担任总统,建立越南共和国。

此时的越南战争已不是简单的内战,而是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的局部战争,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抗。

因此,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大力援助北越政权对抗美国及其盟友支持的南越政权,经过10年的战斗,美国迫于当时的形势和国内压力,放弃了对南越政权的支持,逐步撤出了越南。

而北越政权乘胜出击,于1975年占领西贡,1976年越南实现南北统一。

1976年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为纪念其政权建立者胡志明,将西贡更名为胡志明市,则将胡志明市的一区命名为西贡。

从此以后,湄公河三角洲地区成为越南的领土,胡志明市成为越南的经济中心和全国第一大城市,人口超过1200万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580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