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降怎么计算

电压降怎么计算,第1张

电压降怎么计算 电压降的计算方法?

电压降的计算方法?▲在电力供电线路系统中,无论采用架空线路还是电力电缆,它们都是利用导体传输电能的。

这里首先得知道欧姆定律I=U/R(I表示电流用安倍A表示,电压用伏特表示U,电阻用欧姆表示R)和什么叫电阻、电阻率和电阻的温度系数它们之间的关系。

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要受到一定的阻力,我们把导体对电流的这种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用符号R表示。

电阻的单位为欧姆,简称欧,用符号Ω表示。

▲常用铜的导电率为0.0174,铝的导电率为0.029。

其计算公式为R=ρL/S,式中的ρ为导电率,Ω、mm²/m,R为导体电阻Ω,L为导体长度,单位m,S为导体截面积,单位mm²。

电阻率一般又叫电阻系数或比电阻,它是衡量物质导电性能的一个物理量。

长为1米、截面积为1平方毫米的导体,在温度为20℃时的电阻值,即为该导体的电阻率。

电阻率一般用符号p表示,它的单位为欧·毫米/米。

电阻率和电阻是两个不同概念,电阻率是反映物质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

电阻是反映物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能力大小。

▲那么电力线路为什么会产生“电压降”呢?因为电力线路的电压降是因为导体存在电阻。

正因为此,所以不管导体采用哪种材料(铜、铝)都会造成线路一定的电压损耗,而这种损耗(压降)不大于本身电压的5%(国家规定的范围)时一般是不会对线路的电力载荷能力产生影响的。

例如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中的380V的线电压线路,如果电压降按照规定范围值计算下来为19V,即三相四线供电线路电压不低于361v,就不会有很大的问题。

即电压降△U-=IR<5%U达到要求。

例如相电压的单相交流220×5%=11V 、380×5%=19V。

只要供电线路不超过规定的供电距离500米,其电压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它。

对于电压要求比较高的电气设备也要考虑电压降这个参数。

▲计算线路的电压降,首先要计算供电线路中的负载功率,它与线路的电压降成正比,负载功率越大则线路中的电压降越大。

三相交流电线路电流计算公式为I=P/√3×U×cosφ 其中P为功率用KW单位,U为电压,单位千伏特kU,cosφ为功率因数,计算公式取值范围为0.8~0.85。

了解上面两个计算公式后,计算线路电压降的公式为△U=I×R即可方便快捷计算线路的电压降了。

例如:某供电线路的距离假如为650米,负载功率为100KW,工作电压为380V,电力电缆为70mm²求线路中的电压降是多少?解:①求线路中的额额定电流值II=√3×U×cosφ=100/1.732×0.38×0.85=178.75A。

②再求出线路电阻值RR=ρ×L/S=0.0174×650/70=0.16157Ω③再用△U=I×R计算公式计算为△U=178.7×0.16157=28.87V。

此时它的线路过长,电压降远超过规定范围值,380-28.87=351.13V。

此时唯一办法就是缩短供电线路距离或者增加铜芯电力电缆的截面积才行。

知足常乐于上海

一般来说,计算线路的压降并不复杂,可按以下步骤:1. 计算线路电流I公式:I= P/1.732×U×cosθ其中: P—功率,用“千瓦” U—电压,单位kV cosθ—功率因素,用0.8~0.852 .计算线路电阻R公式:R=ρ×L/S其中: ρ—导体电阻率,铜芯电缆用0.01740代入,铝导体用0.0283代入L—线路长度,用“米”代入S—电缆的标称截面3.计算线路压降公式:ΔU=I×R 举例说明:某电力线路长度为600m,电机功率90kW,工作电压380v,电缆是70mm2铜芯电缆,试求电压降。

解:先求线路电流II=P/1.732×U×cosθ=90÷(1.732×0.380×0.85)=161(A)再求线路电阻RR=ρ×L/S=0.01740×600÷70=0.149(Ω)现在可以求线路压降了:ΔU=I×R =161×0.149=23.99(V)由于ΔU=23.99V,已经超出电压380V的5%(23.99÷380=6.3%),因此无法满足电压的要求。

解决方案:增大电缆截面或缩短线路长度。

读者可以自行计算验正。

例:在800米外有30KW负荷,用70㎜2电缆看是否符合要求? I=P/1.732*U*COSØ=30/1.732*0.38*0.8=56.98A R=ρL/S=0.018*800/70=0.206欧 △U=IR=56.98*0.206=11.72<19V (5%U=0.05*380=19) 符合要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602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