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你好!根椐历史教课书了解,对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持负面评价,对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则不乏正面评价。
其实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没有本质性的区别,只有程度上的差异。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了解。
1、总体了解,两个事件的目的和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是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
2、两个事件的方式是不同的。
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的思想文化进行极粗暴野蛮的破坏,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
3、两个事件的结果不同。
秦始皇并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同同意了百姓的思想,促进了大一统的形成与巩固。
详细了解: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遭遇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变化。
秦始皇赢政打击儒家,想要让儒家从诸子百家中消失。
汉武帝则将儒家当做正统官方学术,因为统一的国家需要统一的思想,儒家正迎合了汉武帝思想,从根本上维护了君主制度的。
法家通过阴谋诡计和严刑峻法,维护国家的统一,结果就是秦二世秦帝国就灭亡了。
儒家则不同,道为王道,政为仁政,制为礼制,治为德治。
儒家维护君主政制是通过思想上的宣传,更容易被人民接受,所以大汉帝国能生存三百多年;法家通过严刑峻法,桎梏人民。
也正因为发展、变异中的儒家思想过于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所以基本上压制了其他思想的生存空间,也使得中华文化上千年没有重大突破。
如果不是夷族不时的入侵,带来新鲜血液,或许就此僵化下去,乃至被时间所淘汰,进而如其他文明一样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也说不定。
以上介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关注与评论,分享您的看法和意见。
谢谢阅读!感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网络抠图,侵权必删。
)2019.07.15.
【儒家只是诸子百家之一,国学也不等于儒学。
】甲骨文、金文里都没有儒字,说明一件事情,西周没有结束之前,儒家这个学派还没有正式诞生。
甲骨文、金文里有“需”字,需字是一个大人腋下有水,有人解读为“体弱出汗”,也就是说这个人真的生病了,需要治疗,这是需字的原意。
后来有人解释说,甲骨文、金文的“需”就是“儒”字,假借字而已。
冷清先生认为,这是不成立的,需和儒是两个字,春秋以后的篆文才出现儒字。
“儒”字的真实含义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身边来了一个人,儒字的原意就是“帮助病危之人的人”。
儒字的含义既然是帮助病危之人的人,岂不是医生、大夫、郎中吗?儒家既然不是医生、大夫、郎中,那么儒家来干什么呢?需要帮助的人已经没得救了,需要料理后事了,儒家就出现了,儒的真实含义是:“料理后事的人”。
儒家的前身,是在八千年以前,伏羲制定男女偶婚制度以后,专职的承办婚丧嫁娶的“乐人”。
人类埋葬死者,已经有几万年的历史,那时候的古人还是群婚制,结婚是不需要礼仪的,死人埋葬也没有具体的礼仪。
人类考古发现,一万年以上的人类墓葬坑,除了墓主人的随身之物,几乎都是没有多少墓葬品的。
距今八千年以前的墓葬出现了各种规格的陪葬品,根据人的身份不同,陪葬品的多少不等。
为什么,距今一万年到八千年,人类的墓葬出现墓葬品,因为人类由男女群婚制走向了男女偶婚制,人类进入真正的文明社会了。
群婚制不需要礼仪,只要男女愿意就可以性结合。
偶婚制的特点是配偶固定,还要防止其他人参乎,家庭的诞生就需要礼仪和制度的约束保证。
氏族部落中主持婚丧嫁娶礼仪制度的,主要是部落酋长、祭司、乐师等等,部落酋长、祭司是部落中的上层人物,只是象征性出席婚丧嫁娶礼仪,真正主持仪式的就是那些乐师了。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主持婚丧嫁娶礼仪的乐师专业化了。
当五千年前,国家诞生以后,主持婚丧嫁娶的“乐师”们,一小部分升华为主持国家礼仪的乐师,大部分还是继续原来的工作。
当然,儒家前身“乐师”的地位,还是不能和祭司相比的,但是儒家的前身高级乐师,已经跻身到上流社会了。
《史记•周本纪》记载,殷纣王杀王子比干,囚禁王叔箕子,殷纣王的乐师:“太师疵,少师疆抱殷之乐器投奔周。
”周武王誓师伐纣:“殷商有重罪,不得不讨伐殷纣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殷商灭亡周朝创立,可惜,周武王四年后就驾崩了,西周的新秩序尚未建立完善。
武王之子13岁的姬诵即位为成王,周公旦辅政。
周公旦主要做了三件大事“平定三监”,营建洛邑,制定周礼。
周成王亲政后,重新分封诸侯,启用周公制定的礼仪制度。
周王以下,分封五个等级贵族爵位,公、侯、伯、子、男,伯爵以上的诸侯国,均由周王直接管理,伯爵以下的方国,由公、侯、伯诸侯国节制。
周礼规定,鼎和钟是国家神器,天子九鼎、公爵七鼎、侯爵五鼎、伯爵三鼎,子爵、男爵一鼎。
钟(编钟)是周礼的重器,编钟的规模大小根据爵位高低,也分成几个等级。
天子之驾(马车)九驷,公爵七驷,侯爵五驷,伯爵以下三驷,宫廷、府宅的规模大小都有不同的规制,连死后的陵墓也有严格的等级规制。
周礼就是一整套等级森严的礼仪制度,是不可以混乱、违背、僭越的。
儒家的前身乐师参与制定了周礼,并且也是周朝礼乐制度的司仪,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活动,诸如朝会、庆典、礼宾、宴会、国葬等等事物的礼仪,寻常百姓家里的婚丧嫁娶的礼仪,都是掌握礼乐制度的司仪乐师们主持的,春秋时期,社会上就把这些人称为“儒”。
《礼记•儒行》:“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常居宋,冠章甫之冠。
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
丘不知儒服。
”什么意思?鲁哀公问孔子说:先生穿的衣服,是儒家的服饰吗?孔子回答说:孔丘少年时候,住在鲁国,穿的是宽大衣袖的衣服,成年后多在宋国居住,戴的是峨冠博带的帽子。
孔丘听说,君子之学是很渊博的,他们的服装都是家乡特点。
孔丘不知道什么是儒家的服装。
刚开始,孔子对鲁哀公称其为“儒家”,是有一点反感的。
但是,孔子接下来,就顺着鲁哀公的话往下说,接受了儒家的称谓,孔子总结了儒家的核心思想和行为原则:“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
”社会上把主持礼仪的司仪、乐师称为“儒家”,孔子接受了这个称谓,并且说出了自己的主张,孔子的服装也就成了儒家的服装。
孔子所在的春秋时期,周朝的礼乐制度,不断地被诸侯们僭越,孔子称其为“礼崩乐坏”,孔子主张的是“恢复周礼”“克己复礼”,就是想恢复西周时期的社会秩序。
孔子生前为实现“恢复周礼”的理想,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得到的结果是四处碰壁。
孔子后的几百年里,孔子的徒子徒孙们不遗余力的推销“恢复周礼”。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任用方士为自己求寻“长生不老药”,任用儒家制定国家、宫廷、地方的礼仪行为规范。
但是,秦始皇灭亡六国实行郡县制,而儒家们要恢复周礼,这就和秦始皇的郡县制格格不入了,这时候的儒家们也不懂得变通,一味的强调恢复“周礼”,势必要恢复西周的分封制,这和秦始皇的郡县制背道而驰,李斯曾经写文章说:“侠以武乱法,儒以文犯禁”,秦始皇逐渐对儒家失去了信心。
秦始皇认为他的功绩要大于三皇五帝,他要上泰山封禅,让儒家们主持泰山封禅大典的礼仪。
因为秦始皇不重用儒家,朝野的儒家儒生们心里有很大的怨气,儒生们就私下交头接耳的说:“秦始皇没有资格封禅泰山”,对秦始皇封禅泰山采取消极抵触行为。
秦始皇在泰山封禅时,扳倒毁坏了黑帝神像牌位,儒生们一致认为秦始皇不尊敬上古神灵,个别儒生私下诅咒秦始皇,这是导致秦始皇要灭儒家的导火索。
徐福欺骗秦始皇能找到蓬莱仙山,能找到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给他三千童男女,大批的金银财宝,徐福乘船出海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宫廷中的方士们炼制丹药失败,却骗取了巨额的钱财,秦始皇承受不了被欺骗,决心对儒家和方士要下手了,四百多名儒生和方士被逮捕,并且在市井之中被坑杀。
秦始皇还下令,六国藏书除医书、农书外全部焚毁,这就是“焚书坑儒”。
没有被坑杀的儒家、儒生们,全都躲藏到民间去了,天下的书籍基本被焚毁,只有少量的书籍被诸子百家偷偷藏起来,躲过了一劫。
儒家在汉朝的地位不如法家、道家,汉朝治国用的是道墨家的“黄老之术”,儒家进入朝廷是汉高祖刘邦时期,掌管礼仪、外交等事宜。
马邑之战失利以后,汉武帝急需改变国策,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天下求治国之策,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之说,并且在奏章中提出“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汉武帝接受了“君权神授”,但是并没有接受“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之说。
汉武帝觉得董仲舒待在身边碍事,就把他打发到江都易王那里去了,从此董仲舒再也没能够回到中央任职。
汉武帝对儒家是非常反感的,因为儒家的那一套理论,只适合在和平年代,根本不适合对外政策的转变,儒家学说只能治世不能强国。
汉武帝廷议对匈奴的方略,儒生狄山又搬出儒家“和亲”的那一套。
汉武帝问狄山:“给你一个边郡,你能守的住吗?”答:“不能”。
又问:“一个县守得住吗?”又答:“不能”。
再问:“一个要塞守得住吗?”狄山硬着头皮说:“可以”,结果几个月后,狄山在守卫的要塞被匈奴杀死了。
汉武帝没有听从董仲舒“罢黜百家”,更没有“独尊儒术”。
“独尊儒术”是后世儒家编造的一个谎言我是冷清先生,为您推送不一样的历史真相,如果您喜欢敬请关注“冷清先生”头条号,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