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要结合先生所处的历史背景来理解。
鲁迅先生的所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社会混乱的黑暗时期。
先生的文章充满了暗喻、讽刺挖苦、嘻笑怒骂和战斗性。
学习鲁迅先生的著作,从中汲取营养成分,继承先生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无可非议。
“怎么才能写出鲁迅先生那样的文章”?可以说现在已经没有先生所生活的那种时代背景,并且当今社会允许人们有话直言,不需要躲躲藏藏,想说什么、想写什么只要不是昧着个人的良心胡编乱造,只要有发表的载体和媒介尽管去写。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个人的文字功夫。
现在的年轻人一机在手,旁若无人,刷刷刷,还有多少人能够坐在斗室里钻研学问,研究写作方法,培养个人的写作情趣不得而知,所以说想“写出鲁迅先生那样的文章”决非易事。
没有经历过热桌子,冷板凳,头悬梁,锥刺股这样的读书过程,要想写出与鲁迅先生那样的文章,想想可以,真作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正象今天人们练习写毛笔字那样,没有数十年的勤学苦练,急于求成门也没有。
现在的书法作品,与历史上的书法作品相比较,可以说真正能够达到那种水平的人是少之又少。
不过,既然题主有这种想法,可以进行尝试,将个人的习作投寄给国内知名刋物,让编辑们决定有没有发表的价值。
鲁迅先生生前的生活过得并不称心如意,曾将个人的一本杂文集命名为《且介亭杂文》,也就是躲在旧中国上海的租界阁楼里写成的。
可见先生为了唤醒民众起来造帝、官、封的反,也是拼了。
所以说,学习鲁迅先生的奋斗精神,自强不息,也是新时代的主旋律。
既然个人感兴趣,好好学,认真读,有可能成为鲁迅先生的继承人。
(2020/09/15)
诚如是……那就穿越到“五.四”去吧!至少得有鲁迅那般五分的人生阅历!看黑板——粉笔波浪线:离开清末跌宕起伏的大动荡及民国群雄(枭雄)“逐鹿中原”——特殊的时代背景与氛围,神仙出道,也写不出鲁迅那样的文章;即如鲁迅处身其时写出了“鲁迅那样的文章”,种大豆收获了丰收的大豆,而神仙(离开了民国那特殊大背景)播种大豆,充其量收获的是一钵豆芽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