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客”文化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达到顶峰,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食客”文化的传播为那些寻求个人发展机会和有事业追求的人提供了展现自己的舞台,英雄不问出处,每个人都有机会脱颖而出。
在秦朝统一六国后,随着任官制度的改变,“食客”文化逐渐衰落,但春秋战国时期食客们展现出的智慧与忠义情怀对后世的影响至今。
战国四君子何以闻名?“食客三千”而已!所谓“食客”,也叫“养士”,和现在理解的意思是差不多的:吃饭的客人,往深里说就是人才储备库。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
战国四君子的食客都超过三千战国时代,养士已成为上层社会竞相标榜的一种时髦风气。
只要是有实力有抱负的国君、权臣,无不以尽可能多地收养门客为荣。
赵襄子、魏文侯、赵惠文王、燕昭王、“战国四公子”、秦相吕不韦、燕太子丹,门下都收养有千人以上的门客,其养士之规模也是春秋时期所不能望其项背的。
那时候对在权贵家打杂混饭吃的人的称谓,除了“食客”,还有“门客”和“舍人”,都是差不多的意思。
周王朝后期,王室势力日益衰败,周天子掌控不了诸侯国之间分裂割据的局面,“礼崩乐坏”。
西周时期能分封诸侯的都是周王室的亲属,简单说就是天生的贵族,现在落魄了,生活质量肯定不如当年,但是贵族就是贵族,他们骨子里的思想就和普通的庶民不一样,虽然这些人的身份是庶人,但是他们的生活理想与方式还是贵族范,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见识超越一般目不识丁是普通庶人,根正苗红的庶人给权贵提鞋都不配。
(很多人知道的,解放前的地主、资本家被打倒了,但改革开放后,他们大部分人的后代依然混得风生水起),而诸侯国都希望能逐鹿中原,他们对人才的需求极度膨胀,这些人也就成了稀有资源,成为权贵争抢的对象。
战国四君子那些寄宿在主人篱下、为主人策划、奔走的人称之为食客,“食客”之风起于春秋战国时期。
“客”者依附于主人,主人则负责“养客”,这是一种相互需要的关系。
一般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条件好一点的贵族家庭多多少少会养一些“食客”,一是可以装点门面;二是,不是所有的食客都是吃白食的,有部分食客确确实实能帮主人排忧解难;三是,每个人总会有自己的一技之长,终会有用上的时候。
食客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流动性很大, 具有不稳定性。
他们的身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有的人经过个人奋斗上升到士的阶层, 有的分化为侠客、刺客、说客、游民等等。
我们耳熟能详的两个成语就来自于孟尝君田文的食客。
“鸡鸣狗盗”: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尝君的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
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
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史记·孟尝君虞卿列传》)“毛遂自荐”:“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
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孟尝君本来不看好毛遂,但觉得他勇气可嘉,就带他去了。
在与楚王的谈判过程中,困难重重。
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毛遂身上,“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
毛遂按剑而上,直视楚王,慷慨陈词,终于说服楚王联手出兵抗秦。
事后孟尝君对毛遂大为赞赏,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胜不敢复相士。
”(《史记·孟尝君虞卿列传》)毛遂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苏秦早年也是穷困潦倒,寄人篱下,四处奔波,偶得燕文公看重,从说服燕、赵结盟开始,合纵连横,自此人生开挂,最后苏秦一人身兼六国相职。
前面说过,这些人很多只是落魄贵族和侠客勇士,有些人是非常牛逼的,虽然暂时落魄,但脾气不改当初,当然,孟尝君对这些人也是够意思的,也有一个关于孟尝君与食客的小故事给朋友们分享:有一次,孟尝君像往常一样和食客们用餐,其中有一个食客很傲气,认为孟尝君给他们吃得东西不够丰盛,就质问孟尝君。
孟尝君听了,就让他看自己到底吃的什么。
那人一看,孟尝君和自己这些门客所吃得东西竟然是一样的,他觉得很羞愧,当即就自杀了。
这件事被流传得很广,许多人都知道了这件事,对孟尝君也更加向往。
苏秦,六国封相衣锦荣归“食客”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大放异彩,是列国纷争的特殊的时局产物。
是食客们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