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日出

曹禺日出,第1张

曹禺日出 曹禺的《日出》描写了老百姓的悲惨生活和遭遇,作者又为何将其命名为“日出”?

是对新生活的向往

曹禺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现实主义文学作家。

他在大量反应现实社会生活题材的小说作品中,表达的文学倾向,反应了曹禺对中国未来命运的忧患感。

这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作家的共同特点。

如鲁迅、钱钟书、老舍、巴金、冰心、……这些作家从不同的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的挣扎与反杭。

但又由于他们对中国未来希望的渺茫性,所以只能有所期待,但无更多的革命力量传递给社会。

《日出》正是曹禺先生在1936年完成的作品。

他希望中国人民早日得到日出与光明,但是又苦于找不到中国的出路在何方。

最后用陈白露的自杀,来表达作者对黑暗旧中国现实社会生活的控诉与抗争,但又不知道中国的光明在何方。

这才是作者用日出做为剧本题目的真实原因吧。

但优秀的文学作品的价值,永远是经的起时间检验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663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