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扬州韩绰判官

寄扬州韩绰判官,第1张

扬州韩绰判官 《寄扬州韩绰判官》的后两句为什么如此经典?

千古丽句的评语,出自蘅塘退士孙洙。

蘅塘退士在编选《唐诗三百首》时,在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下评:二语与谪仙“烟花三月”七字,皆千古丽句。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的这首诗,写得风流秀曼、风神摇曳,在对友人韩绰的调侃戏语中,表达出诗人对扬州的无限留恋。

韩绰判官,大和七年(833年),杜牧在扬州任淮南节度史书记,时韩绰任判官,两人交情颇深。

大和九年杜牧入朝为监察御史,抑郁不得志,作此诗寄韩绰以表思念之情。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青山隐隐约约,江水悠长遥远,秋天已将过去,但江南的草木依然尚未凋零。

此时,诗人已在长安为官,自然是看不到江南的,但是,文人的视界从来不会时空的限制。

在诗人留恋的眼神之中,他看到了隐隐约约的青山,看到了遥远悠长的江水,看到即使已是秋天的末尾,但是依然草木清丽的江南。

在诗人留恋的眼神之中,扬州就曾经让诗人留恋的每一个佳人,一直风流清丽,让人怀念。

这两句诗,以高远的视角,清雅的笔调,描摹出一幅清丽秀曼的江南图景,在整体上渗入诗人对江南浓郁的情感。

诗的后两句,视角缓缓收缩,最后聚焦在韩绰的风流,带出扬州的风流。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有两种说法,一是指扬州二十四座桥。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记载了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是指吴家砖桥,又名红药桥,清人李斗《扬州画舫录》中记载,古时有二十四位美人于桥上吹箫,故得名。

玉人,美人,即可指美丽洁白的女子,又可指风流俊美的才子,这里“玉人”既可指歌女,也可指韩绰。

教,在这句诗中,可指韩绰教歌女吹箫,也可指韩绰让歌女吹箫。

这两句诗调侃韩绰,无论是教美人吹箫,还是让美人吹箫,都显现出韩绰高雅的风致。

而韩绰的高雅风致,背后蕴寓的是扬州风流高雅的精神。

扬州的每一座桥,都是用文化的积淀大砌成,桥上走过的每一个人,都浸润着扬州的风流气韵。

明月映桥,玉人吹箫,此中风流,自可流溢千古。

这两句诗还巧妙地将二十四美人桥上吹箫的美丽传说融合其中。

读之如见月光笼罩的二十四桥之上,美人身姿曼妙,洁白光润如同玉人,朱唇轻启,风调悠扬箫声的飘荡在扬州月光皎洁的夜空之中,回荡在江南的青山绿水之中。

所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被评为千古丽句。

千古扬州诗,杜牧的这首《寄扬州韩绰判官》最得扬州风流清丽的精神,故此诗亦可称千古丽诗。

答者:谢小楼

杜牧,晚唐著名诗人。

韩绰,为淮南节度使判官与诗人(当时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为同僚。

该诗作于诗人回长安供职后,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

末两句堪称经典的原因如下:《寄扬州韩绰判官》唐 ·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译文: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天已经过去江南的草木该未凋零。

二十四桥明月照着清幽的夜晚,你这个美人现在在什么地方教人吹箫?末两句称为经典,源于巧妙地将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桥上的美丽传说和“月明桥上看神仙”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而造成“玉人”又指歌姬舞女的恍惚印象,让人如见月光笼罩在二十四桥上,吹箫的美人披着月光,宛如洁白无瑕的玉人,悠悠的箫声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

如此优美的境界早已超出与友人玩笑的本意,让人联想起的不是风流才子的放荡生活,而是对江南生活的无限向往。

秋天降临之际,尚且如此迷人,不难想象春意盎然的扬州,又是多么的让人留恋,所以堪称一绝经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685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