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端午节,很多人会觉得自己知道,就是吃粽子,纪念屈原。
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不然,题主也不会提出这个问题了。
这个问答题的关键词是“端午节”极其“来源”与“习俗”,而这里面的关键词又是“端午”。
读者不禁会问:“端午”怎么会成了这个节日?“端午节”又是根据什么来的?又有哪些习俗呢?笔者根据有关资料解读如下:一、“端午”的本义。
“端”字本义是“正”,也有“初”义,而“午”字的本义是“中”。
午时就是正中之正即“中正”。
“端午”就是“中正”。
“中正”属于纪元通用的天干地支,其中仲夏的午月午日是飞龙在天,是龙星,正处在全年周天运行最“中正”的位置,又“得中”,又“得正”,这是天象,古人认为“端午”这天是“中正”之日,是大吉大利的日子。
应该说,“中正”这一天象才是“端午”的本义。
二、“端午节”的来源。
“端午节”来源于古人对自然天象的崇拜。
仲夏的端午日,是天象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的龙星,处于全年365天最“正中”的位置,被称之为“飞龙在天”。
这一“飞龙在天”就成了“端午节”的来源。
这一说,涵盖了古老天象中的星象文化和人文哲学等各个方面,具有高深而丰厚的文化内蕴。
古人为了祭拜“飞龙在天”,就把“端午”这天定为一个节日,叫了“端午节”,“端午”这一天就是用来祭拜龙的节日,这就是“端午节”名字的来源,也是它的本义:古人对天象中的龙星的崇拜。
三、“端午节”的引申义。
“端午节”本来是古人创建的一个节日。
其本义是对“飞龙在天”的天象中的龙星的崇拜,后演变成膜拜祭祀龙祖(龙图腾)、祈福驱邪的人文节日。
到了战国时期,又增添了一个新的内容,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因他是在五月初五跳进汨罗江自尽的,从此,人们亦将“端午节”这天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后来,又增添了些纪念内容,如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等。
也就是说,从“端午节”崇拜“飞龙在天”龙星的自然天象文化,到择吉日祭祀膜拜龙祖、祈福驱邪、再增添对历史人物屈原等人的纪念等等的人文文化,使“端午节”内容与意义引申、演变的更加丰富多彩了。
四、“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从自然文化演化为人文文化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形式的祭祀活动。
例如先是龙舟竞渡,后是划龙船和吃粽子等等。
以前,在端午节这天,南方在江河中举行盛大的祭图腾活动,在水面上,人们手敲着鼓,挥着旗,把独木舟排成龙形竞渡,共同祭拜龙神,就这样,逐渐地形成了南方龙舟竞赛的习俗,每当端午节这天,南方就会举行划船比赛。
粽子最初是端午节用来祭龙拜祖的贡品,到了晋代时,既当贡品,又可食用了,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了端午节这天普遍的必须食用的食品,还形成了南北不同的粽子味道,南方偏辣,北方偏甜香。
综上所述,“端午节”来源于古人对天象中天星的崇拜。
然后,从对上古时代龙图腾的祭祀开始,一步步地演化,历经数千年,形成了今天的“端午节”文化。
“端午节”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总而言之,今天我们谈论这个问题,就是为了更加明确“端午节”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对于我们如何过好“端午节”,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包粽子,插栀子,赛龙舟,是老家端午节永远的三部曲。
小村宁静,也没有太多人在意端午节要纪念谁,只知道包粽子可以犒劳肚皮,插栀子可以美化外在,而赛龙舟,则是全村人的集体狂欢。
对于那时肚子里缺油水的我来说,粽子的诱惑绝对让人垂涎三尺。
小时家贫,缺钱少粮,我们总是担心吃不上粽子,但母亲却总能在端午节前神奇般地备好包粽子的各色材料,抽出半天时间,手脚麻利地包上一锅粽子,架上柴火,再用半天的时间慢慢蒸煮。
放学回家,我的鼻子总会循着香味,带着我“哧溜”地钻到厨房。
总是来不及洗手,就迫不及待地剥开一个粽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消灭殆尽。
很多时候,等到吃完才“悲催”地发现,粽子还没有完全煮熟。
那时,村子里家家都不富裕,但却有互相赠送粽子的传统。
端午这天,亲戚走动,朋友来访,邻居串门,必定要带上几个粽子,你吃吃我的,我尝尝你的,你夸赞我的粽子味道好,我点评你的粽子外形佳。
一个小小的粽子,却寄托着邻里之间和谐共处、其乐融融的情谊。
村里家家户户房前院后都种着栀子树,一进五月,栀子花开呀开,将小村笼入一片清香之中。
平时舍不得采花的村民们,端午节这天一大早,就会摘上几朵还带着露珠的栀子花,少男们送给心仪的女孩,少女们插在头上装扮自我,老人们则采回放在家里,引得清香满屋。
五月是花的海洋,但唯有栀子花是村民们的最爱,这是因为栀子树易种不奢,栀子花淡雅不娇,而且夹杂着扑鼻的泥土气息,清新可人,香而不腻。
因此,栀子花俨然成为小村的“村花”,插栀子也成为了端午节的保留节目。
吃了粽子,插上栀子,端午的重头戏——赛龙舟就隆重登场了。
吃过早饭,村里的青壮年就吆喝着把龙舟从仓库中挪出来,喊着号子抬到江边,等邻村的龙舟一到齐,就开始了这场属于庄稼汉们的比拼。
江中,虽没有千帆尽发、百舸争流的壮观景象,许多村子的龙舟却也把江面挤得满满当当,旌旗招展,锣鼓齐鸣,号子震天;岸上,男女老少席地而坐,还有卖瓜子的、卖冰棍的小商贩夹杂其间,加油声、叫卖声、聊天声,声声入耳,汇成属于村民们独有的端午交响乐。
记忆中的龙舟赛,绝对是耐力的较量,那时村里没什么人外出打工,对于这场关系到村子荣誉的重大“赛事”,一般都精心挑选身强力壮的青壮年上阵,虽然是天天端锄头使力气的汉子,但一场比赛下来也个个累得筋疲力尽。
打鼓手和掌舵者,十分关键,一般都要选择经验丰富的老手担当,否则,划手们就是再努力也难以取胜。
这些年,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即使留在村里的年轻人也懒于下水出力,龙舟赛的选手变成了中老年人,比赛的观赏性也大不如前了。
端午三部曲,村民欢乐多。
儿时的许多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都渐次模糊,但这端午三部曲,一直在脑海深处萦绕。
或许,艰苦年代里的点滴欢乐,更显珍贵难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