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

孔子论语,第1张

孔子论语 《论语》教育对象是什么?《论语》中的君子小人指的是什么?

《论语》的教育对象?这话挺别扭。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部分言行和个别教学内容的片段式散文集。

《论语》中孔子的语言多是针对弟子说的,这些内容当然是教育弟子的。

但也有与国君、执政卿以及弟子以外人的对话,这不宜使用“教育”的字眼。

有的则可能是史料,如《尧曰》,是历史教学内容。

还有个别其他记录是传授的知识,也不能用“教育”概括。

《论语》中的“君子”与“小人”含义复杂。

《论语》中“君子”凡107见。

“君子”是与“小人”相对应的概念。

这一组对立概念,既抽象又具体,从不同角度划分,可以分出若干组别:道德高尚的人是君子,道德低下的是小人;学识修养高的人是君子,学识修养低的人是小人;志向远大的人是君子,目光短浅的人是小人;宽宏大量的人是君子,气量狭小的人是小人;做事大气的人是君子,做事小气的人是小人;有身分有地位的人是君子,身分低没地位的人是小人;富贵的人是君子,贫贱的人是小人……《论语》里的“君子”有时甚至指国君。

《论语》里的“君子”并不是一个非常清晰明确固定的概念,各种情况有时常常搅在一起,好在对这107处君子,人们都能领会它的特定含义。

比如《论语·宪问》第6章中,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的话用今天的话通释就是:“身为君子却不仁慈的人有吧,没有小人却仁慈的啊。

”“君子却不仁慈”中的“君子”应该是指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没有小人却仁慈”的“小人”显然不是从文化修养和身份地位出发形成的判断,而是从道德水准出发形成的判断。

这“君子”是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以身份标准划分;这“小人”是道德品质低下的人——以道德标准划分。

也就是说此君子是“地位君子”和“衣冠君子”,他不能达到孔子的“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的标准要求。

因为品德高尚的真君子,不可能有“不仁”的品行;道德层面的真小人“未有”“仁者”是成立的。

如果从地位身份来衡量,“君子”中“不仁者”不但有而且还不少;同样用地位身份来衡量,“小人”中的“仁者”不但有而且也不少。

可以这样说:《论语》教育的对象是天下每个人,子曰:“有教无类.”《论语》中的君子是称赞无论贫富贵贱中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小人反之是指其中道德品行低下人的贬称.以前污蔑没文化低下层的广大劳动人民是小人是不对的!自古有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毛主席说:“对人马列主义,对己自由主义.”的人都是小人.有君子固穷贫穷不失志;有人穷志短穷斯滥矣的私利小人!又如君子是对国君卿大夫权贵及社会民间名人学者尊长的敬称!相对谦称为小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731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