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的起源

中国汉字的起源,第1张

中国汉字的起源 中国的汉字从何而来?

中国汉字多由结绳记事而通过古人窠居,狩猎,烟篆,以形记于甲骨,逐步由巫祝演化而来。

从三个点开始说起吧:首先是文献记载,大家都知道,史书记载了仓颉造字,由于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冲击,在疑古派的影响下,属于上古历史的仓颉造字,自然也被打入“非信史”的范畴,变得不可信。

但是,我们姑且先不论黄帝令仓颉造字的这事,我们先来看这个典故的原理与逻辑是否合理。

“黄帝之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说文解字序》笔者小时候寒暑假回外婆家过,和小伙伴们在农田里玩耍,对这种鸟爪印痕印象非常深刻,而且也因此和小伙伴们在上面涂涂画画,进行“再创作”。

那时候笔者肯定不懂什么叫“仓颉造字”,因此,通过我的这个例子,可以相信,仓颉造字的原理——即受到了鸟兽爪印的启发的这一点,是非常合理的。

疑古派最不好的地方是“疑人废事”——鲁迅先生说过:造字的应该不止仓颉一个人。

就是说,鲁迅先生相信仓颉造字,也相信这个过程演变,但是他认为应该不止一个人。

而疑古派做不到这一点,疑古派认为黄帝、仓颉等上古人物都是后人的追溯,于是就全盘推翻「仓颉造字」的典故,却忽略了「事迹」的本身:未必是假。

除了「鸟兽蹄迹」之外,同样很符合科学性的,还有「结绳记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易经》除了中国人的先祖们有结绳记事外,世界上其他民族,最早的造字同样是结绳而治。

由此可见,关于汉字的起源,我国传统文献记载的起源与演变过程,是十分合理可信的,理应毋庸置疑。

第二点就是甲骨文的出现:目前在发现的15万片卜骨里,共找到4500多个甲骨文字,其中可释读的有1500-2000个左右,另外2000个字虽然暂时无法破译,但是它们毫无疑问就是成型文字来的。

按照这个词汇量,我们完全可以肯定甲骨文是一门相当成熟的文字,既然如此,那么它必然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论理推算,少说也是一两千年:要走完这4个阶段,没有一两千年是很难成事的,因为文字的作用就是拿来给人们进行交流沟通,进行信息的记载与传递——那么,文字的发展就必然相伴着一个政权与人群渐趋统一的过程:从黄帝时期到夏商,整好就是两千年上下。

因此,「仓颉造字」,传世文献绝非凭空捏造。

但是,问题在于,甲骨文之前的文字踪迹,却没有实物考证,有是有一些,然而数量很少,下面介绍几例:除了这些比殷商王朝早的之外,还在邻接殷商时期的夏代,如河南「东赵遗址」、「二里头遗址」以及山东的「龙山文化」遗址群都发现类似的疑似文字。

虽然这些“疑似文字”数量很少,无法破译,但是好像谁没办法说他们不是文字,只是人们无意识创造的符号。

如果是这样解释,一个很大的疑点,我们就没法回避了:那就是殷商以前,早到8000年前,在今天的中国版图范围内的「满天星斗状」:「满天星斗」就意味着人口众多,人口众多的前提下,却不会使用文字?这无论如何都解释不通。

但是,让人矛盾痛苦的是,在殷商之前,能够发现的“疑似文字”确实非常少,尽管人们早就在龟壳、牛骨头,陶器,石器上开始刻画一些东西,但是把所有殷前“疑似文字”统计相加起来,与殷商甲骨文的4000多个字之数量对比,差距实在是万里计。

这么说来:难道甲骨文真的石头里蹦出来的?不!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违反科学唯物主义的。

因此,问题还有待追寻。

笔者有2个大胆猜想:(1)契字之谜契:刻也,从㓞木。

刻之用於木多——《说文解字》。

从甲骨文里的「契」字结构,也可以发现,「契」字的本意是指人用刀在木头上刻字:因此,所谓“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就是指有人发明了与结绳记事不同的文字形体,使当时的人们脱离了记数、记账的状态,从而进入「叙事语言」的时代,而这些「叙事语言」,是被刻在木头上。

问:为什么一定要刻在木头上?不是陶器?石器?答案很简单:因为「契」的「刀」并非青铜器刀,虽然我国最早发现的青铜器是5100到4700前甘肃「马家窑文化」,但是工艺与技术却并没有成熟,还看不到量产量造。

由此可知,「易之以书契」时的那个时代,人们用石刀、陶制刀等类刀具在木头上刻字,是最方便、也是最容易实现的。

另外 根据专家定义的文字演变过程,此时期的「书契文字」,显然是属于「图形记事」与「语段文字」阶段,如此一来,则史书记载仓颉造字的「观鸟兽之迹,山川之形态」又“对上了”!——就是先学会打绳结,然后再学会了画画,画得多、用得多了,就开始根据想象力发挥去创造文字!如此合理,可见中国史书记载的汉字由来过程,再次证明绝非虚言。

而「木头」的难以保存性质,很可能是「满天星斗状」却「只有寥寥“数语”」的真正原因。

目前发现的那些“疑似文字”多见于陶器,在青铜滥觞之前,陶器是礼器,礼器上不可能刻太多字,即使是进入青铜滥觞的商周时期,也是只有大型的礼器,如鼎、彝等高等礼器才会上书以文(这跟铸刻工艺也有关系)。

因此,笔者的推理,是合理且可能的。

另一个大胆猜想:(2)周原甲骨之启示1977年,在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一座西周建筑遗址的窖穴内出土,其中龟腹甲13600余片,牛肩胛骨300余片。

内有289片龟腹甲刻有文字。

每片字数多寡不等,少的1字,多的30字。

1979年,在邻近的扶风县齐家村也发现和采集到22片甲骨,内有6片刻有文字。

岐山南麓的岐山县与扶风县一带古称周原,是周人灭商前的都城遗址。

此地出土刻辞龟甲与《诗·大雅·文王之什·》“周原,堇荼如饴;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所记相合,故称周原甲骨。

周原甲骨的出土,印证了殷商甲骨文曾经引发了一场「文字统一」的运动,除了周原甲骨文外,还在与殷商同时期的山东大辛庄发现一例殷商甲骨文:这些都已经表明,殷商甲骨文的强大存在(以数量计,殷商甲骨文绝对具有碾压其他文字的实力,何况殷商王朝还具有强制性的权力),曾经一定程度上自然、或不自然的“消灭”了相当一部分「非殷商甲骨文之文字」——统一,必然会带来某些「曾经的」事物之消失,比如林立天下的氏族部落、小国方国,还有与之相关联的部族、族群等。

因此,那些非「殷商文字」被消灭,是无可逆转的事。

殷墟卜辞中,经常可以看到在纣王与他老爸帝乙前的殷商中早期,商王到处去各地方国举行大型祭祀,既然如此,那么殷商甲骨文在这个过程中被普及传播,并且顺势强势地“消灭”其他文字,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经过以上分析,大致可以看出:汉字起源,绝对是有一个漫长且复杂、曲折的过程,而不是一帆风顺,也不是一以贯之的。

目前学界最亟待纠正的态度就是:太过执着追求「一元起源」的思维,从而脱离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客观多元发展之过程与规律,导致关于我国的文字发展史的理论诠释不清不楚,扑朔迷离。

结论:毫无疑问,只要不去人为的割裂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那么,汉字的起源有4000-5000年历史,是理应得到肯定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742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