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和宫廷剧中经常出现的鹤顶红,其实就是俗称的砒霜,学名三氧化二砷,属于砷化合物。
在古代,中国、印度、希腊以及罗马人在自己的药方中都用到了砷。
尽管我们并不了解古人的毒药配方,但他们很可能在其中也采用了砷化合物。
阿拉伯炼金术士阿布·穆萨·贾比尔·伊本·哈延(约 721—815)被欧洲人称为吉伯。
他是第一个制造所谓“遗产药粉”的人。
遗产药粉就是砒霜,毒性剧烈,呈白色,且无论鼻闻舌尝都没有味道。
有些杀人凶手就喜欢用这种毒药,达到他们摆脱拖累自己的亲人,谋取财产的罪恶目的。
这种砷化合物的优点在于受害者无法通过口味或气味辨别它,而且砒霜中毒的表现与 20 世纪之前常见的致死因素如食物中毒、肠道疾病以及霍乱的表现极为相似。
在投放毒药的历史上,先行者意大利波吉亚家族可谓世界上的“头号罪恶家族”。
教皇亚历山大六世(1431-1503)便出身于这个家族,他在当红衣主教期间生下了好几个私生子。
而波吉亚家族之所以有这个恶名,盖因他们随意使用“坎特雷拉”——一种据说含有砒霜的毒药。
亚历山大的两个孩子,凯撒(1476—1507)和鲁克蕾齐亚(1480—1519)因使用这种毒药而臭名昭著。
美丽的鲁克蕾齐亚总是借助自己的一枚中空戒指将毒药投入葡萄酒中让被害人喝下。
几个世纪之后,另外一个意大利人——朱丽叶·托法娜(死于 1659 年)自己配制了一种毒药,名为“托法娜仙液”(可能含有砷和颠茄)卖给那些想摆脱自己丈夫的妇女。
严刑拷打之后,她招供说自己给大约600名妻子提供了毒药,好毒死她们已经没用的夫君。
之后,托法娜被处以极刑。
砒霜的成分是砷,化学方程式是三氧化二砷,易溶于水,但是却难溶于酸,有人认为它含有少量营养成分推助新陈代谢,与日常维生素C发生反应制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