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现象是一个特殊时期的产物。
"农业户口"是自己种地搞饭吃,"非农业户口"是国家负责给饭吃。
至于有哪些差别,在当时几乎可以说是"上人"与"下人"的差别。
那个年代里"农转非"是生活在农村的农业户口人家的几代人的梦想,尽管多数可望不可及。
本人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生人,祖辈农民,高中毕业后留校任民师,由此接触到了更多的"非农业户口"人员,之间落差感同身受。
简单说,与他们站在一起就是低人一等,"转非"是当时的最大梦想,因为一旦有了“他",可以更加自如地处理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就业、政治进步、经济地位、社会价值乃至个人尊严和婚姻问题等。
幸好,没几年邓公高瞻远瞩,恢复高考,一举改变。
记得当年老师给我们学习(复习)鼓劲时就说,考中(可以转非)与否是吃馒头(国家粮)和窝头(农业粮)的分水岭,用现在时髦的说法,就是"土猪"们能否拱到“白菜"。
在当时,不少人为了“转非"可谓招数使尽,花样百出,如国有集体企业职工子女照顾,以"农"代工、代干然后"转非",当兵提干、志愿兵,后来老职工子女"接班"以及各种关系户安插。
等等。
凡是有条件的都往里挤,一旦挤入成功,国家集体的各种优质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母鸡"立马变为"彩凤凰"。
改革开放以前,非农业户口成年后安排就业,吃国家供应粮。
人称,铁饭碗。
现在想回到过去的老人,就是这部分人,较比农业户口有优越感。
改革开放后,取消了票证,国家不再为非农业户口包分配,实施自主就业。
农业户口也可自主创业,进城务工,相比之下比非农业户口更加优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