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沟万壑

千沟万壑,第1张

千沟万壑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为何不多种树加以改善?

都种了几十年了,如今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已超过65%。

部分网民对黄土高原存在很深的误解,认为黄土高原就和它的名称一样,只有黄土没有植被。

这误解是如何形成的,我觉得与地理教材有一些关系。

初二人教版地理教材上面描述黄土高原为“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最经典的配图就是下面这三张。

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的航拍图看起来非常奇特和壮观,视觉冲击感很强,很容易让学生形成对黄土高原的刻板印象。

如果之后使用这一版地理教材的学生不对黄土高原进行更深入的了解,那么他们心目中的黄土高原就会一直是这个模样。

虽然教材后面的内容有提到对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但大家都知道,初中上地理课一般只看图,很少有人去仔细阅读文字内容,所以很多人对黄土高原的印象就会一直停留在地理课本里的配图里。

实际上,我国几十年来一直在治理黄土高原,植树种草也一直在进行,成果十分显著。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到青海日月山,南止秦岭,北抵鄂尔多斯高原,主体部分位于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面积约64万平方公里。

黄土高原多年平均降雨量466毫米,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降雨达600-700毫米,中部300-400毫米,西北部100-200毫米。

黄土高原上的土壤类型细分的话有十几种,比如黄绵土、黑垆土、栗钙土、灰钙土、褐土等,而且都较肥沃。

黄土高原曾经森林茂密,周朝时森林覆盖率达到53%,南北朝时约40%,唐宋时降至33%,明清时降至15%,上世纪40年代末只有6%。

几十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恢复黄土高原的植被,治理水土流失。

1963年,国家作出了《关于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决定》,明确了黄河流域是开展水土保持的重点区域。

60-70年代,陕、晋、甘、蒙等省/区推广水坠法筑坝、机械修梯田和飞机播种造林、种草等新技术。

7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从40余种供试树草种中选出14种进行了数年连续飞播的试验,取得了成功。

197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正式实施,绿色长城开始拔地而起。

1980年,在山西省吉县召开了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座谈会,总结推广黄河流域“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先进经验。

1991年《中国水土保持法》正式颁布实施。

1997年以来,黄土高原各地开展了18条重点支流项目和57个项目县的400条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初步治理面积2803平方公里。

1998年,开始在甘肃省天水市籍河、西峰市齐家川和陕西省绥德县韭园沟建设水土保持示范区。

籍河示范区总面积1553平方公里,实施两年来已完成治理面积225.3平方公里,兴建小型水土保持工程3000余处。

2001年启动生态修复项目,在黄河上中游7省/区的54个市、294个县/市/旗实施封禁保护面积30万平方公里。

“十五”期间启动实施林业重点工程以来,内蒙和宁夏0.35亿亩水土流失严重的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还林还草,1亿亩荒沟荒坡恢复了森林植被,累计围栏种草面积达1.33亿亩。

1949 -2002年黄土高原地区累计治理面积达19.05万平方公里,入黄泥沙多年平均量减少了3亿吨。

截至2007年年底,已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建设淤地坝约8.94万座。

如今,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达到65%;延安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3.07%;榆林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4.8%;庆阳森林覆盖率达26%;山西森林覆盖率超过20%;宁夏达到15%。

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子午岭林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6.5%,是华北豹的乐土,2017年估计这里的华北豹种群有110只。

我国治理黄土高原是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黄土高原就象一个多年身体虚弱的病人,得需要慢慢调养,你给它大鱼大肉,猛补一下,身体还会吃不消,你不给它补补,它还会营养不良,怎么补?用什么方法让它强壮起来,你得察言观色,科学安排饮食,才能让久病的身体慢慢地恢复上来。

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最难伺侯的黄土,黄土颗粒较小,是我国西北地区沙漠由于风力作用吹送过来沉积形成的,主要分布于我国陕西、山西一带。

黄土结构与沙漠可是不同,在沉积过程中土壤结构松散,垂直节理发育,孔隙较大,雨水一多,就会溶解土壤当中的无机盐类,孔隙就会越来越大,最后就会象融化的巧克力一样坍塌。

就象我们盖大楼一样,只有水泥沙子没有加钢筋一样,是没有“骨骼”的沉积物。

有人说,黄土高原就是干旱,缺水,才会造成黄土裸露的自然景观,其实不仅如此,当暴雨如注的时候,黄土含水较差,容易饱和,加之土层深厚,极容易引起土壤松动,出现泥水河流,黄土一经冲蚀就会刷新土壤层面,草类植物就会失去根基,最后枯死,我们植树种草就会化为乌有。

所以我们下猛药,恶补一下,往往适得其反。

上图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黄土高原正好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区过渡地带,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300~400mm左右,这样的降水量不足以支撑起大片森林发育,只能种树种草相结合,才能维特这里的生态平衡。

如果冒然多植树,会因过多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而自然降水供应不上,会导致树木死亡,或者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

事实上也是如此,我们在黄土高原上发现多年的树木发育非常缓慢,当地头条朋友说:树栽到那里十年八年,还是像个吆鸡杆杆,说它死了吧还有几片叶子,没死吧又不长,天旱缺水,啥都弄不成!不仅如此,过多的植树还会过量吸收环境中的营养成份,导致周边的草本植物难以生长,最终导致我们荒山绿化失败。

我们应怎样让黄土高原披上绿妆呢,首先应防止水土流失,第一步应先种草,草本植物消耗水份、营养少,让黄土表层形成具有生产能力的”土壤皮“,增加生物循环功能。

第二步在水资源丰富地区配合植树,实现草、树混搭,科学合理安排,才能让黄土高原变成青山绿水。

今年我们西部地区降水开始增多,而且多是毛毛细雨,阴雨绵绵,特别适合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而且城市化速度加快,农村很多地方人口减少,荒山越来越多,为我们实施退耕还林节约了很多成本。

相信不久的将来,经过治理的黄土高原变成了青山绿水,草长莺飞美好家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775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