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我觉得婚姻里的帕累拖改进,是指在这个婚姻中每个人都是收益人,并且没有人收到伤害。
基于这个理解,我觉得表面上来看,好的婚姻应该是这样的。
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其实并不是,因为好的婚姻某种程度来讲是一种奉献。
在好的婚姻里面,每个人对家庭的付出会有不同。
但是付出多的人不会,因为其对家庭的贡献而居功自傲。
贡献少的人也不会自惭形愧。
这样才能共建出好的婚姻。
从整体上看婚姻,资源最佳的配置模式应该是社会中每个适龄男女都达到帕累托最优,所谓帕累托最优就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不使他人情况变糟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另一部分人的处境变好.如果一种变革能够使在没有任何人处境变坏的情况下,至少有一个人处境变得更好我们就把这个变化称为帕累托改进,一般地说如果一个社会的现状不是处在帕累托最优状态就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可能相应地,如果没有任何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就意味着现状已经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做个简单模型】:假设某男婚前的生活质量用x表示某女婚前质量用y表示,婚后一起生活,婚姻带来的共同所得为一个常量m.他们共同拥有双方的资源,婚后的每人所分别是(X+Y+m)/2。
A、如果是一对门不当户不对的人就是说.X,Y相差很大假设X=3,Y=9.则婚后的个人所得为(3+9+m)/2.当m<6时,婚后个人所得小于9,此时y的情况变糟了,她对婚姻是不满意的;m=6时婚后个人所得等于9,X得到帕累托改进.Y不变,此时Y对婚姻不是很积极;当m.>6时婚后各人所得大于9.此时X,Y都得到帕累托改进,皆大欢喜,所以.两人的婚后所得至少达到6才能维持稳定的婚姻。
B、如果是一对门当户对的人,假设X=Y,那么只要m.>0两者都能得到帕累托改进。
不难看出,门当户对的人更易从婚姻中获得满足,如是,则曾经被我们看来过时与老套的” 门当户对”的观念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今天的人们虽然摆脱了种种旧习俗的束缚,却一而再地止步于热恋之后地婚姻门前,想来也正好印证了现象背后成本与收益的影响关系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