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古诗

宋代的古诗,第1张

宋代的古诗 都说唐诗宋词,那宋朝就没有诗了吗?宋朝有哪些著名诗人呢?

谢谢推荐!唐、宋两代是中国古代文学最为辉煌的时期。

帝王们都熟知"武功文治",采取明理、进取的兴文政策,甚至有的皇帝自己就是文学水平很高的行家里手。

他们积极推行文化教育,使文学兴旺发达,成“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宋诗虽不及唐诗廓大鼎盛,但也自有其气魄,成一代之大观。

如果说唐诗就像站在高处远观连绵起伏的群山,让人豁达开朗、积极向上,尽显阳刚、健壮之美;那么宋诗就好像精致的艺术品,让人深刻细腻,阴柔内敛又不失强劲。

宋诗前期是“文人政治”,“以文为诗”特点突出,长于议论;后期是“文人报国”,爱国思想迸发,慷慨豪放。

宋诗的代表作家主要有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辛弃疾等。

王安石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目睹当时社会的弊病,曾上万言书,希望改革政治;曾两次为相,积极推行新法。

他非常重视文学对社会的改良作用。

他的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风格苍劲有力。

如:《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项羽乌江自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诗人认为项羽在政治上的失策是失去了民心。

他觉得江东的人民支持或反对是项羽取得成功的关键,表现了作者独特的观点。

苏轼苏轼一生多舛。

他少怀凌云壮志,22岁中进士;在新旧党争中,多次被贬,曾因作诗讽刺当时新法弊端而入狱。

苏轼在诗上有很高造诣。

他的诗风格豪放清丽,尽变唐风,开创有宋一代的新风气。

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已被选入小学必背古诗。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很多人吟咏;但苏轼却是出人意外,从晴雨不同变化,气候条件不同的西湖面貌入笔,以西湖比西施,非常贴切。

妙哉,千古绝唱!辛弃疾辛弃疾能文能武,因为主战抗金,不被朝廷重用,闲居多年,晚年才被起用,不久又遭人d劾丢官,忧愤而死。

他将满腹忠愤寄于诗中,其诗悲壮愤慨、风格多变。

如:《鹤鸣亭绝句》。

饱饭闲游绕小溪,却将往事细寻思。

有时思到难思处,拍碎阑干人不知。

他一生报国无门,有些不甘悲愤的心情,"拍碎栏杆"真情流露。

欧阳修欧阳修是北宋文坛的领袖,重视有才能的人,并创建了散文风格,使宋代散文发展达到又一个繁荣时期,对后世影响很大。

他的诗清新自然、沉着洗炼,如:《夏意》。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这首诗写竹席的清,石榴花的红,树荫的凉,流莺啭啭,一幅夏日画卷。

总之,不要开口“诗必盛唐”,唐诗虽达到了不可逾越的巅峰,但宋诗作家也不是吃素的。

他们另辟天地,使宋诗“远近高低各不同”、“柳暗花明又一村”,自有其独特气质和筋骨;从而光耀千秋,彪炳史册!

都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如先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唐诗宋词双峰并峙。

当然,唐朝也有好词,宋朝也有好诗。

就诗来说,唐诗果然如巍巍高山,气魄宏大,霸气侧漏;但宋朝不仅有诗,而且宋诗如汤汤大河,宽广汹涌,也蔚为壮观!一看到我这样字斟句酌磨磨唧唧地评价唐诗宋诗,唐诗和宋诗都急了,争抢着有话要说。

我看他们说得也还中肯,就记录了下来。

唐诗洋洋得意地说:“我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等等大诗人,人才辈出。

”宋诗不慌不忙道:“我的作家名头不比你的响亮,但也有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等大诗人,也是各领风骚。

”唐诗一笑说:“我的诗气韵雄浑、妙造天然,已经登峰造极。

我的好诗就有四、五万首,能做的诗我都已经做完了,你超不过我了。

”宋诗昂然回答道:“我超不过你,但我也不能认输。

我以你的规矩,展示自己的新面孔,奋起直追。

我的诗气骨瘦劲、妙趣横生。

我以文为诗,凡事不可入诗,要以人工胜天然。

我努力追求诗的创新发展,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宋诗要自长精神,还在喋喋不休。

唐诗微微一笑,又说:“事实胜于雄辩。

请拿出你的绝活来!”宋诗胸有成竹,兴高采烈地说道:“您就瞧好吧您哪。

我就让北宋的王安石和苏轼、南宋的陆游这三位大家各展风采,管你大饱眼福!”王安石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诗中论点鲜明:不能对商鞅有非议。

论据确凿:商鞅重诚信,一诺千金;商鞅有办法,能让改革行得通。

这首诗运用典故,借古喻今,含蓄地表明王安石自己推行新法的主张是正确、可行的。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常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首诗用拟人手法写山写水,新鲜别致,意趣盎然。

一个布置优雅、景色优美的农家小院,宛然如在目前,正是现代都市人非常向往的农家生活。

诗中既表达了对小院主人辛勤劳动的赞美,也不动声色地表达了自己隐居时的乐观豁达。

一石二鸟,妙趣天成。

王安石诗、词、文俱有上乘之作,正如欧阳修所称赞的:“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人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是苏轼与弟弟苏辙唱和的诗。

不见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气势,却显得飘逸流畅。

后四句回忆二人曾在渑池县的僧舍投宿和路过崤山马死驴跛的故事,叙兄弟在颠沛之中的亲情。

倒是诗的前四句,用雪泥鸿爪做生动的比方,感慨人生飘零,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鸣!是啊,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都在为了生活而辛苦奔波,到最后又能留下什么呢?诗人原意是乐观的,却引起了许多后人望峰息心的感叹!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人对庐山进行了横看、侧看、高看、低看、远看、近看之后,由部分而整体得出结论:不能准确地认识庐山的本来面貌,只因为自己身处其中啊!写庐山而不具体写景,只是从观看角度生发议论,正是这首诗的高明之处,也是宋诗不同于唐诗的根本所在。

这首诗被选入语文课本,小学生都会吟诵。

但当他们长大成人,处在复繁纷扰的世事中,对这首富有哲理的诗当有更贴身的体会。

苏轼把浪漫、激情、夸张都给了词,而在诗中充满了理性的思辩色彩,往往议论,借古借物借景发表见解,灵活多变,新鲜有趣,不可揣度,显示了宋诗不同于唐诗的面貌和实力!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不逾格律的规矩一分一毫。

诗中状物、写景、抒情互相交融,描绘出丰收年农家安宁、欢乐的景象和气氛,反映了农民勤劳、质朴、知足的本色品质。

读来令人心旷神怡,油然而生欣慰、喜悦之情。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贴合诗中情景,又自然地产生哲理性,令人豁然开朗。

它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真理:往往在竭尽全力之后灰心丧气时,突然间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目标实现了。

这两句诗契合了无数人的心理期望值,又符合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哲学原理,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是陆游大量爱国诗中的两首。

诗人生活在南宋偏安的时代,做梦都想着骑战马、过冰河、守边疆,但至死未见恢复中原。

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感天动地,令人恓惶落泪,心痛如割,不忍卒读。

这些爱国诗,笔力苍劲悲凉,感情真挚动人,至今仍是我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精品力作!宋诗刚以王安石、苏轼、陆游为代表展示了自己的成就,其间还有意无意牵扯了唐诗。

唐诗听完,迫不急待地表示有话要说。

宋诗担心唐诗说出不中听的话,也抢着要说话。

我赶忙打个圆场:“你们也别再争了,听我做个总结,了断了头条问答提的问题引起的这段公案吧。

”于是我苦思冥想一番,总结道:“唐诗厉害,宋诗也不赖。

唐诗肯定没学宋诗的,宋诗肯定是学了唐诗的,并且开辟了新的题材、创造了新的表现方法的。

宋诗数量超过了唐诗,但是质量没有超过唐诗;所以宋词学了唐词并且发展到了和唐诗一样的巅峰,算是为宋诗报了仇。

这就是说,唐诗和宋诗,扯平了!”唐诗宋诗一听,不约而同哈哈大笑道:“好你个老夫子,真有和事佬的本事!我们就看在你多年寒窗苦读、评价也还算公允的份上,给你个面子:从今以后,我们唐诗宋诗握手言和,互相学习,共创中国诗在新时代的新辉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849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8
下一篇 2022-1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