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第1张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为什么雅鲁藏布江急弯

提起雅鲁藏布江,又让我们想到了“红旗河”工程,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取水,引水到新疆。

雅鲁藏布江是我国高原区最长的一条河流,也是世界海拨最高的一条的河流,在河流的发育的过程中,多急弯,与地质构造有关。

世界上任何一条河流发育,无一例外,都与断裂带有关,俗话说的好“柿子挑软的捏”,自然界的河流也概莫能外,也是顺着断裂带发育,下面我们看一幅断层剖面图:这是一座山的横切面,(注意图的下面有一个人)A与B是颜色与岩石类型一致,属于同一个岩层,发生错位,右侧相对于左侧下滑,形成一个断层构造,A与B之间形成一条破碎的断层带。

断层在空间上发育,形成一个大的断裂带,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特大断层——圣安地列斯断层,长约1287千米,(上图)由于断层带上支离破碎,岩石质地松软,抗风化能力差,容易被风化,如果本区降水丰富,容易被雨水下切侵蚀,经过长期演化,形成河道,因此河床大多延着断裂带发育。

由于受板块挤压力的作用,形成非常复杂的断裂带,断裂犬牙交错,在降水量非常丰沛的地区,河流发育成弯弯曲曲,时而急时而缓,出现急弯。

(如下图)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处受断裂带控制发育而成,急弯处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而“红旗河”工程准备在此取水。

为什么雅鲁藏布江多急弯?雅鲁藏布江青藏高原上的第一大河小编是一个自驾西藏的地理控,这些年来这么多次进藏,对这条奔腾于世界屋脊的大河真的太有感觉了。

再次尝试回答一下这个关于这条大河的问题。

雅鲁藏布江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河流源头(有争议,这里以1976年中科院结论为准)位于喜玛拉雅山中西段北坡与阿里高原东南结合部普兰与仲巴县交界中尼边境以北、纳木那尼峰以东的海拔5590米的杰玛央宗冰川。

(下图)上游叫马泉河(阿里三河之一,另两:狮泉河、象泉河),中上游的雅鲁藏布江沿着喜玛拉雅山脉与冈底斯山脉之间相对狭窄但又相当平缓的谷地由西向东流向,大家都知道上述两条山脉是东西走向,且冈底斯山脉山势平缓海拔在5000-6000米之间,这相当于高原上的丘陵了,过日喀则后,雅鲁藏布江进入念青唐古拉山以南的藏南谷地(注:此有别于X控藏南),如果大家有自驾车走过加查、山南市、拉萨曲水至日喀则318国道、日喀则到狮泉河段219国道,大概也知道这一路,虽然海拔很高(尤其219段)但相对非常平缓,没有大起大落的海拔落差,甚至在仲巴段会出现河流沙漠并存奇观,没错,雅鲁藏布江在上游仲巴段是穿沙漠而过的。

据说仲巴新县城就是因为流动沙漠而搬迁的(去年八月小编就曾自驾车跨越这段被雨水冲下的沙漠掩埋的219国道入阿里的)。

下图小编在雅鲁藏布江边(上游)。

仲巴段雅鲁藏布江(下图)因此,在我西藏境内的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并不是多急弯的,问题所提及的多急弯段是在进入林芝地区米林县后到喜玛拉雅山脉东端南坡与横断山脉倾泻段之间的下游地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雅鲁藏布江由西向东流到林芝地区米林县与脱墨县交界处被喜玛拉雅山脉东端最后一座高峰也是东段最高峰世界第十五高的南迦巴瓦峰(7782米)所挡而被迫改向,形成了著名的“马蹄形”峡谷大拐弯。

2017年11月,小编自驾车直达位于南迦巴瓦峰下的直白村,超近距离的感受这震憾人心的自然奇观,在双巨峰之间(对岸的加拉白垒峰7500米)雅鲁藏布江在巨大落差的山谷中夺路狂奔,向南倾泻而下。

奔腾于喜玛拉雅山脉的东部末端与横断山脉西部边缘由于板块漂移撞击形成的山脉之间巨大扭曲与无序排列中,千万年间不断的切削山体,摆脱一切山脉束缚,千回百转向南流。

流经穿越那条臭名召著的伪“麦克马洪线”于墨脱县的巴昔卡(X控地区)出境进入印度,后名为:布拉马普特拉河。

结论所谓的雅鲁藏布江多急弯,造成这种地理特征的主要是在印度次大陆板块北漂撞击亚欧板块的漫长过程中,造就了喜玛拉雅山脉的隆起,而在这个过程中,两板块撞击的东西两端均出现了外泻力,造成这两端临界点在小区域内形成山体山脉走向的扭曲变形,而雅鲁藏布江得益发育于流域内的内流区大量冰川水源及外流区域洋流的影响,水量充沛,历经千万年冲刷出世界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而在这个峡谷中自然就急弯多了。

自驾车从川藏南线318入藏的小伙伴们也绝对能体会到这一段路的高山峡谷弯多的惊险的。

这是一个道理吧。

上图均为2017年小编在南迦巴瓦峰下拍的雅鲁藏布江上图为2017年小编拍的南迦巴瓦峰(7782米)及日照金山图南迦巴瓦峰下雅鲁藏布江之大拐弯。

最后,问题答到这里,希望各位小伙伴们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或建议多多斧正及评论。

大家在阅读之余请不忘关注及点赞,原创不易,多多包函。

@中国国家地理 @自驾地理 @远影观世界 @元宝爸爸爱旅行 @辛花路放4455 @电影流浪地球 @地理纵横 @地理大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888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