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以争斗是难免的。
古代的皇上拥有无上的权利,为了繁衍后代,平衡前朝势力,总会以美女充斥后宫。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虽不是完全按这标配,但她们夫君只有一个——皇上!再加上服务于宫内各场所的侍女宫婢,佳丽三千也不为过。
而这些青春正艾的少女们,在封闭的宫苑里,面对着唯一身心正常并至高无尚的男人,怎能不明争暗斗,风起云涌。
宫中的女人若想过得安稳舒适,除了母家的支持,靠的就是皇上的恩赏宠爱。
想偏安一隅其实是不现实的。
她们争的是恩宠,求的是子嗣。
为了在后宫有一席之地,为了母家的荣华安稳,在那三尺红墙内,只能争。
近几年经典的宫斗大剧频出,从《金枝欲孽》到《美人心计》、再到《甄嬛传》、《芈月传》,又到去年的《延禧宫略》…,可谓精彩纷呈、惊心动魄。
祥和的面纱下,女主们个个貌美如花、心思缜密,谈笑风生中,陷人于死地,登顶的路上一片腥风血雨。
显然电视剧用了渲染的手段,但有史记载中后宫争斗有时更加血腥。
最著名的莫过于戚夫人的“人彘”,让我一度把吕后当作狠辣残暴的代名词。
吕后和汉高祖刘邦可谓是患难夫妻,历经艰辛一步步打下了大汉江山。
可郎君还是那个郎君,自己却不是那个唯一。
戚姬貌美年轻,能歌善舞,颇得刘邦宠爱,刘邦几欲要废太子刘盈而立戚夫人之子如意,因大臣力阻而未成功。
这夺夫、夺子天下之仇,让吕后怨恨不平。
待刘邦去世后,吕后便囚禁戚夫人于永巷,剃头戴锁天天干杂役。
可能之前被保护的太好,戚夫人并没有认清形势,在侮辱欺凌中唱出了一首流传于后的《舂歌》——“子为王。
母为虏。
终日舂薄暮。
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期待儿子如意来救她出苦海。
而吕后大怒,借此三召赵王,虽惠帝保护,仍被鸠杀。
而戚夫人则被太后断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
后宫争斗的惨烈以此为最。
当后宫牵涉到朝政,权欲吞人心,吕后并不是唯一。
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客氏也如此。
客氏虽为乳母,大朱由校十几岁,长得颇有姿色,风情万种,很快就把控了皇上,和魏忠贤共掌朝政。
客氏虽无后妃之名,却有宫嫔之权。
她心狠手辣,自己无法生育,便残害其他怀孕的宫妃和孩子,甚至连皇后也难逃毒手,以致明熹宗至死没有留下任何子嗣。
滚滚红尘,时光流逝,几千年的皇权制度已成历史,多少前尘往事随风而去,后宫也淹没在朦朦烟雨中……
大家好,我是喜欢研究历史八卦的@漫谈文史八卦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古代皇帝的女人真的会明争暗斗。
首先,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古代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决定了男人和女人地位的不对等。
众所周知,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 更何况皇帝的后宫佳丽三千而皇帝只有一个,僧多粥少。
皇权的至高无上,决定一个女人是否受皇帝宠爱,影响着这些女人的生存状态及其家族的地位和利益。
所以,这些女人为了自己和家族也必须去争去斗,宫斗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后宫的生活常态。
举例说明,王政君被封为汉元帝的皇后,身历七朝,四世听政,享国六十余年,使她的兄弟们人人封侯,把持朝政,荣宠一时;而同时在后宫的王昭君不争不抢,就不为汉元帝所知,最终远嫁匈奴。
当然,这两种结局孰优孰劣,我在这里不予置评,举例只是想说明后宫争斗的必然性。
其次,爱情具有排他性。
当一个女人真的爱一个男人,在心里是想与他时时刻刻在一起的。
而古代的妃嫔制度决定这个想法不现实,于是真正爱皇帝的女人就表现出“善妒”的特点。
隋文帝的皇后独孤伽罗就很“善妒”,有一次背着隋文帝杀害了他很宠爱的一位女子。
再次,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这些女人争斗人之初,性本善,没有生来就喜欢勾心斗角的人,很多人是受环境影响而变化的。
在尔虞我诈的后宫里,很多人都会进墨者黑。
历史上的吕雉刚嫁给刘邦时也是一个勤俭持家、善良淳朴的女人,可惜刘邦南征北战长年顾不上吕雉,楚汉战争中吕雉和儿女被项羽囚禁四年,受尽屈辱,日日担惊受怕,使她养成了多疑、狠毒的性格和先下手为强的处事办法。
她只有这样,才能保护自己和儿女。
而宫女入宫后一辈子都见不到皇帝的事情不少见,如果不明争暗斗,那么就只能籍籍无名、老死宫中了。
总之,历史上后妃之间争宠的事屡见不鲜,比如“飞燕啄皇孙”,“独孤伽罗善妒”,武则天把王皇后和萧淑妃做成“人彘”等等。
这是由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古代女人依附男人生存的现实和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决定的,同时也受严峻的生存环境影响。
我是@漫谈文史八卦 ,关注我,了解更多历史八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