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第1张

功率因数 什么是滞后功率因数啊呵呵 功率因数,是用来描述用电设备的电能利用效率的数据。 由于电路中导致功率因数(效率)低于1的设备,通常是电动机一类的感性设备,为了描述线路的这种负载特性,就把因为这时的功率因数就做滞后功率因数。这是一种并不严谨的说法,不过大家都这样说,也算约定俗成吧。 功率因数角和功率因数区别 功率因数对于所有的用电设备都是一样的定义:功率因数=有功功率/视在功率。无论是50Hz的市电电网,还是400Hz的中频电源,还是其他频率的电路,都一样。 功率因数角,是一个特指的概念,只针对50Hz的,而且是在比较标准的50Hz正弦电网中使用,意思是在前述的条件下,电流和电压的夹角的余弦值,就是功率因数值。特别注意,一定要在标准的50Hz正弦电网中,这个结论才成立。无功电网中有谐波,结论是不成立的。其数学推导比较复杂,有兴趣可看我公司网站上的资料。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收起qiankangmu推荐于2017-09-05·TA获得超过4.8万个赞知道大有可为答主回答量:1.6万采纳率:88%帮助的人:3622万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关注展开全部在交流电中,以电压为基准,电流的相角比电压的相角拖后一个角度,就叫电流滞后于电压,电压和电流滞后角度的COSф就是功率因素,因为电流滞后于电压,就是滞后的功率因数。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电感回路中,电感回路的特性是电流不能突变。当交流电源在电感回路上导通的瞬间,电感回路呈现很大的感抗来阻止电流流过,所以将电流的相角滞后90度。由于现在使用的电器中,大部分都是电感性元件,所以回路中呈现电感的,也就是大部分供电回路呈现滞后的功率因数。只有使用电容性元件的回路中,电流将超前于电压,这时叫做超前的功率因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2966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