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问得问题比较多啊,全部回答完可以写本书了,小编就简单回答一下吧。
先说说对于农业税的感受吧。
农业税是压在农民身上的一座“大山”小编70年代生于山东,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我呢,自打记事儿时候开始,家里生活就没离开过“税赋”二字。
那时候家里无论收了麦子、玉米、棉花,考虑的首先不是家里人吃好、穿好,而是先要交公粮、交集资、提留。
这意味着啥呢?就是收获的庄稼要么上交给国家要么卖钱来交税。
那时候自己还小,粮食晒干后就跟大人装好、装车赶往粮管所交粮,然后家里再留点小麦,过年过节的时候吃点白面馒头,平时一年四季基本都吃窝窝头,艾玛,那酸爽,简直了……卖庄稼的钱,除了交税,再就是买点种子、化肥、给孩子交点学费,然后口袋里就剩不下几十块钱了,这就是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开支,反正我自打懂事开始到小学毕业阶段,经过我手消费的零花钱,绝对没超过50块钱吧。
反正在那个年代,农民们对于这种税赋没一个不怨言百出的,但是时代如此,抱怨完了之后还不是要交啊。
小编记得,我1996年当兵离开家乡时,农业税依然在交,家里的日子还是过得很是清贫,那时候的农村基本家家户户之间没啥可攀比的,最多比的就是谁家赶集时买了几斤肉、给孩子多买一双鞋,或者是家里比别人多吃了一段时间白面馒头。
在那个年代,跳出农门是农村孩子的最大梦想,考学、当兵几乎是不二选择。
农业税曾是古时候主要税源收入中国的农业税起源较早,在封建社会时期农业是最主要的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体,毕竟那时候全世界都是农耕社会,官方也没其他税收渠道啊。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当时我国确立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实行“以农补工”政策,通过提取农业剩余用于发展城市和工业,这对整体经济发展来说无疑是必要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当代世界多数国家的农业税已不是主体税收,而是作为财政收入的辅助手段。
“十五”(2000-2005)之初,中国开始了以减轻农民负担为中心,取消“三提五统”等税外收费、改革农业税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税费改革。
农业税的取消是农民幸福生活的开始农业税的取消、种地补贴的发放,真正让农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2004年3月,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五年内取消农业税。
”当月底,国务院决定免征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两省的农业税,降低其余11个粮食主产省的农业税税率。
2005年初,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已有28个相继宣告“免征”农业税。
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全部免征牧业税。
农业税的取消可谓是顺应时代的发展,首先2000年以后农业税仅占全国全部税收的1%,农业税已处于无足轻重地位,变成了真正的税收“鸡肋”。
其次农业税税收成本过大,有些地方基层也在搭“农业税”便车征收各种杂税。
并且沉重的税赋导致农村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而农业税的取消可谓是得民心、顺民意,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广大农民的关爱、对农业发展的关注,更关系到的国家的长治久安。
现如今,农民种地不但不交税,并且还有各种农业补贴,比如种一亩地给你家补贴多少化肥钱等等,这就让农民能有充裕的资金和积极性来种地。
除此之外,近些年中央对农业产业的政策扶持是一波接着一波,农业开发、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推进……农村的面貌可谓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说到底,还是政策在变好,受益的始终是老百姓。
感谢温家宝总理吧,温总理祝您健康!长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