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难解纷,意指调停双方争执。
该成语的典故出自《战国策·赵策三》。
战国时,秦国入侵赵国,快要打到赵国首都邯郸。
赵王派人请求魏国援救,魏国就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让赵王尊秦王为帝。
赵王向秦王称帝可不是一件小事,这是无视周天子的行为,并会助长秦王的气焰。
这时,鲁仲连恰好在邯郸出访,他一听魏国出的主意,就去拜见了平原君,要他引见魏将辛垣衍。
鲁仲连为了说服魏将,便举鲍焦的事为例,告诉他做人应该要不畏强权。
鲁仲连还指出暴秦的实质是“弃礼义,上首功”,“权使其士,瞄虏使其民”之国。
鲁仲连表明了自己对秦国的态度,要是秦国吞并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最后说明他会见辛垣衍的目的是“欲以助赵也”。
鲁仲连还引齐威王率领天下诸侯朝见周天子的故事,说明帝秦的利害关系,并举出商纣对待三公的暴行,证明秦王与商纣是一丘之貉。
经过鲁仲连的劝说下,辛垣衍“起再拜谢”,表示“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
“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
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引军而去。
”秦军知道这个消息后,就退兵五十里,后魏公子无忌窃符救赵,大败秦军。
平原君为了感谢鲁仲连,便要奖赏他千金,可鲁仲连说:“所谓贵天下之上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
”历史百家争鸣团队成员:小木
强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