壕的意思

壕的意思,第1张

壕的意思 著名教授康震对《石壕吏》的解读真的错了吗?

近期,康震解读杜甫的名诗《石壕吏》引发了热议,招来不少听众的不满,康震把石壕吏抓壮丁说成是“咱们的军队(政府军)在征兵”,并称:“石壕吏是国家的公务员……这个人没有错”,认为“《石壕吏》表达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价值观,就是当国家和民族遭遇重大灾难的时候,我们的老百姓还是毅然挺身而出的。

”康震的这一解释颠覆了历来解释《石壕吏》的基本态度,也错释了该诗主题,确实不妥。

康震的解释主要存在着两点错误:一是站在唐王朝“公务员”的角度来看待抓壮丁这件伤害百姓的事,没有能感受到诗人杜甫写该诗时的同情心,因而,让听众或欣赏者感到康震的解读有些“冷血”;二是想从“正能量”的角度来解释杜甫的诗,将家国情怀套在不该套的地方,无条件、无立场地要求老百姓一定要为安史之乱后的战事而“挺身而出”,这太苛刻了。

所以,有网友戏称:“康震是被花木兰穿越了”。

有人还提出这样的疑问:依照康震的解释,抓壮丁的石壕吏是为了朝廷,为了大唐江山,那么,杜甫作为一名领着朝廷俸禄的爱国诗人,他对石壕妇一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进行同情的描写,这不就是对大唐帝国不忠吗?《石壕吏》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是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亲眼目睹的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残暴故事,揭露了唐中晚期的统治黑暗,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广大民众带来了生活的灾难,表达了诗人对普通民众的深切的同情之心。

请看《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简练而又形象地描写了官差连夜到石壕村捉人征兵,就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不能避开被抓去服役,以此来揭露官吏的残暴和唐兵役制度的危害性。

从艺术特色上看,该诗很精炼,却又很形象,很有感染力,意味深远。

作者巧妙地将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场面和细节很真实、很贴切,而情感表达很深刻,爱憎分明,毫不掩饰;而且,议论却隐藏在描写之中,让读者自己意会。

杜甫画像全诗分三段,前四句为第一段,主要描写官吏抓人的残暴情景。

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诗人以“暮”“投”“村”的关键字眼来描绘当时社会的混乱和荒凉,暮色便已投投宿,夜晚不敢出门;投宿到偏僻小村,才想有安全感,这暗示着当时社会,兵荒马乱、鸡犬不宁,很不安全,渲染着一种萧瑟苍凉的气氛。

接着,“有吏夜捉人”点出了诗的主题,并作为展开下面描述的一个起点。

是“抓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官吏是“夜”里来的而不是白天。

这意味着,当时官吏“捉人”时常发生,白天人们都藏在别处或逃到它处,抓不到,因而,要乘夜突袭,在深夜中来抓,对于当时的民众来说,太苦了,“暮”色时不敢出去,而“夜”里又要遭遇被抓去惨景,没法子活了。

再接下来,“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当时民众遭遇被抓丁的惨痛情景,连老翁都要翻墙逃走,惧怕被抓走了;而老妇担忧家里的男人被抓,一有动静,便出门看着,这昼夜不安、时时恐慌日子,还怎么过下去呢?接下来的十六句是第二段,进一步描写抓壮丁的惨剧。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两句以对比的方式描写了官吏的残暴和老妇的悲痛,一变是“呼”“怒”,另一边是“啼”“苦”,强烈的感情对比,通过“一何”的字眼,渲染得非常突出。

这让人感到,官吏如狼似虎、暴怒叫嚣,横蛮无比;而老妇悲痛欲绝、有苦无处诉。

老妇为何“啼”,为何会”苦“呢?下面细述。

“听妇前致词”一句,承上启下,诗人站出来,表示亲自“听”到的,所听的是之前老妇“苦啼”的惨状,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老妇“致词”的主要内容:老妇的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说他的两位兄弟刚刚战死了。

可是,老妇之所以“苦啼”,还不止这些,本来,老妇也认了,“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忍住悲痛,接受惨状,希望能获得同情,然而,官吏还不放过,可是,实在没有能当壮丁的了,“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孙儿还需要喂奶,守寡的儿媳怎能去当兵呢?所以,只能说她衣服破破烂烂,无法出来见人。

诗人写出了“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的诗句,非常悲情,这表明,官吏连孩子仍在吃奶、丈夫已战死的寡妇都想要抓走。

怎么办呢?“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为了不让已成寡妇的可怜的儿媳被抓走,为了吃奶的孙子能活下去,老妇只好自己挺身而出了,她虽年老力衰,请求允许她跟着连夜赶到军营。

立刻投入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备早餐。

在诗人眼里,这位老妇是多么无奈,又是多么勇敢,为了儿媳、孙子,为了家里能留下幼年的孙子,她豁出去了。

最后四句是第三段,主要描述了事件结局和作者感受。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老妇被抓走了,夜一深,低声哭泣越来越细,人越走越远,最后哭声也没有了;可是,却似乎闻到了更幽森更悲戚的哭泣。

诗人以此来表现悲情,表现关切,表现对可恨兵役制度的控诉。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戛然收住全诗,天亮后,已在征途上,但难忘逃离的老翁,只好就此告别了。

欲哭无泪,悲情无限,前景渺茫。

诗人表现出极度悲叹。

《石壕吏》(绘画)当时的背景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各将指挥不统一,唐军反而被史思明派来的援兵打得溃不成军,唐廷为了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民众民苦不堪言。

正是在此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欲赶回华州任所,将途中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

而《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全诗的主题是通过描写“有吏夜捉人”的惨酷事件来揭露官吏的横暴,为民众的悲惨遭遇和苦难经历而哭诉,表现的是诗人不满当时黑暗现实而悲情呼吁。

《石壕吏》绝不是唐廷征兵的颂词,更不是表现老妇所谓的“为保家卫国而挺身而出”唱颂歌,康震的解释错了!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对《石壕吏》的解释是比较准确的:“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

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

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

著名教授康震对《石壕吏》的解读真的错了吗?"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学识,对《石壕吏》这一文学艺术作品做出不同的解读,哪里有什么对与错?谁敢说谁解读错了,意思是你的解读是唯一真理?这不扯蛋嘛。

杜甫的《石壕吏》是文学作品,不是新闻播报杜甫作为世族公子,自负满腹经纶,到处给权贵投送诗赋以求晋身而不得,困守长安10年而郁郁不得志,从而“堕落”了恶意造谣攻击朝廷的喷子,他很大部分的文学作品都是在喷朝廷。

以《石壕吏》为例,如果是把它当成文学作品,可以视为杜甫的一喷;如果把它当成“新闻播报”,那就是一点不掺假的谣言。

因为,杜甫并没有意识到他缺乏基本逻辑的短板出卖了他。

作为杜甫系列喷作之一的《石壕吏》全文如下: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杜甫这首诗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杜甫投宿一个叫石壕的村庄,夜间碰到“官差”(并不一定是“吏”)抓壮丁。

一户人家的“老翁”听到动静爬过墙头跑了;老妇人前去开门应付官差,并哭诉:家中3个儿子都在邺城当兵,一个儿子刚捎信来说,其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了。

然后说,家中没有别的人了,只有一个还没有断奶的孙子,由于孙子没有断奶,孙子的母亲还在家,但是连件可以穿出门的完整衣服都没有(因而难以应征)。

如果上差不嫌弃,老妇人可以跟随你们去,连夜赶到军营还不耽误做早饭呢。

然后就再也听不到对话声音了,仅仅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在低声抽泣。

天亮后,与诗人作别的只有老翁,暗示老妇人的确被抓走了。

为什么我们可以断定杜甫是在造谣呢?道理很简单。

杜甫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2年,即759年,当时唐军与安史之乱叛军作战不力,继续补充兵源,因而“抓壮丁”是必然行为。

“抓壮丁”这差事既可以是由军队直接实施,则意味着地方上处于完全的无政府状态。

那么,“抓壮丁”必定毫无规矩可言,杜甫碰到的就不是地方官吏,而是“有理讲不通”的“兵痞”。

这些“有理讲不通”的“兵痞”居然没有闯入这户人家的屋内打砸搜查,这完全不符合当代影视作品的风格。

如果地方政府仍在工作,那么,“抓壮丁”通常由地方官府按照一定规矩(征兵制度)来实施。

比如,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在大后方实施的征兵政策就是“三丁抽一”“五丁抽二”。

唐朝廷即便在当时失去了按规矩征兵的“体面”,是个男人就抓。

那么,当地官吏必然知道该户的三个儿子都已经去当兵,家里只剩下了一个“父亲”(在古代,有吃奶孙子的爷爷通常也就40多岁),应该还在应征年龄之内。

这样,地方官吏去该户就去冲着“老翁”去的。

“老翁”听到动静就熟练地爬墙逃掉,也说明地方上抓他不是一回两回了。

而且,老妇人开门哭诉后,官差并没有闯进家中去搜查,因而没有惊动到投宿的杜甫。

这也说明,当地官府对这家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如果老妇人的哭诉是真实的,那么,当地官府强加于这个家庭的应急征兵政策是“四丁抽四”,这无论在什么朝代,只要是由政府主导的征兵似乎都是不可能的。

更为奇怪的是,官府在当时似乎成了夜出昼伏的游击队,只盯着在夜间去抓这个“老翁”,到了大白天“老翁”反而可以大大方方跟诗人道别。

《石壕吏》,唐版《抓壮丁》由此可见,杜甫的《石壕吏》逻辑混乱,应该是诗人臆想出来的桥段。

如果搁现在,诗人把这个段子发在其自媒体上,被销号,并至少处以行拘恐怕都是轻的。

实际上,杜甫的《石壕吏》并不孤独,几乎就是《抓壮丁》的唐代版本。

我们知道,曾经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喜剧电影《抓壮丁》,改编自1940年代的同名话剧,讽刺的是国民党政府抗战时期在大后方四川胡乱抓壮丁的一幕闹剧。

《石壕吏》和《抓壮丁》无论是时代背景和故事内容,都是影射性的翻版,同时也都是“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文学艺术作品,并非纪实。

作者的表述和所表达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立场。

比如,《抓壮丁》和《壮士出川》两位作者的立场就存在很大不同。

《石壕吏》正是《抓壮丁》的作者穿越回唐代化身杜甫进行再创作的结果。

至于如何解读,也不过是个人立场不同而已,没有所谓对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168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