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纳斯雕像

维纳斯雕像,第1张

维纳斯雕像 维纳斯雕像美在哪里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维纳斯总是断臂

维纳斯是古罗马的神话人物,历史上曾有众多以她形象为题材的艺术创作。

现在最为人熟知的是断臂维纳斯的雕塑。

这个雕塑最初发现时,曾一起出土一个带铭文的台座和持苹果的手臂。

但在后来的修复中,专家认为这两块残骸与雕塑无关,猜测是在被埋入地下之前,雕塑已经已失去手臂。

由于断臂维纳斯的雕像太过完美,拥有黄金比例的设计,因此被广为传看。

这也是现在看到维纳斯都是断臂的原因。

不过,自断臂维纳斯的雕像公开后,为她装上双臂就成了艺术家们乐此不疲的事情。

不过由于断臂形象太深入人心,装上手臂反而让人觉得画蛇添足。

看看带手臂的维纳斯:

世界上有很多座维纳斯雕像。

《断臂的维纳斯》是卢浮宫三宝之一。

佛罗伦萨的乌菲齐美术馆里,有一座《美第奇的维纳斯》。

梵蒂冈还有一座《科隆那的维纳斯》。

相比之下,最富盛名的还是凭“残缺美”胜出的《断臂的维纳斯》。

↑ 《断臂的维纳斯》《断臂维纳斯》的残缺美:1801年,拿破仑攻占佛罗伦萨,一眼看上了《美第奇的维纳斯》,并带她回到卢浮宫。

↑ 美第奇的维纳斯12年后,拿破仑倒台了,意大利乘机将这尊维纳斯要了回去。

没过几年,《断臂的维纳斯》在希腊的米洛岛上被挖掘出来。

法国人将这座雕塑请进了卢浮宫,视为珍宝。

《断臂的维纳斯》在出土时,就没有手臂。

当时的专家们提出过很多复原方案,比如,让维纳斯手里拿个苹果或镜子,但卢浮宫都没有采纳,雕塑一直是手臂残缺的状态。

也正因此,维纳斯的断臂成了千古之谜,人们对她的殘臂津津乐道。

卢浮宫把女神的缺憾,成功地转变成了优点。

《断臂的维纳斯》无形中也推动了“缺憾美”的传播。

19世纪,“缺憾美”是一种全新的观点。

“缺憾美”是怎样产生的?19世纪,法国经历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无论在思想、政治还是文艺方面,传统观念都受到了很大冲击。

反映到艺术上,古典主义倡导的“完美”不再流行。

反而是残缺和激烈的风格,更容易触动人心。

因此,《断臂的维纳斯》出现得恰逢其时。

她原本是一件古典杰作,但由于双臂的缺失,让她拥有了新鲜神秘的美感。

而卢浮宫稳稳抓住了时代的脉搏,没有搞画蛇添足的修复,让人们直接感受这种全新的美学,结果大获成功。

↑ 科隆那的维纳斯经典的维纳斯形象:如果光有残缺,而没有美,只是哗众取宠,而《断臂的维纳斯》的美不仅无可争议,而且自然生动。

《断臂的维纳斯》诞生于公元前120年,当时属于希腊化时期,那时艺术家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动感。

维纳斯的雕像有2米多高,整个雕塑呈现出一种“螺旋式上升”的结构。

女神身体的重心完全放在右腿上,左腿只是支撑而已。

这是经典的古希腊站姿,让人感觉她站得非常轻松,一点也不死板。

维纳斯的肩膀和胯部的方向,一个向右,另一个向左。

这让她的身体,形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 S形曲线。

现在很多明星和模特在拍照的时候,依然会摆出这个经典的姿势。

仔细看,维纳斯的裙子好像正在往下掉,雕塑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瞬间:女神的裙子快掉了下来,她不得不将一条腿,稍微往前挪一下,好去撑住裙子,让它不要再往下掉了。

结语:综上可见,《断臂的维纳斯》无论断臂与否,都是一件无可挑剔的古典雕塑杰作。

她结合了各个时期的美于一身。

不仅体现了古典雕塑的艺术水平,还巧合地包含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

所以,她成为了无可争议的“维纳斯一姐”,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维纳斯总是断臂的原因。

参考资料:巴黎卢浮宫艺术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190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