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三公制度是经过一系列的变革的,具体的三公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名称,也有不同的作用。
整理了一下,整个汉朝三公的变化:汉朝的官吏制度,三公为最大,易中天在《品三国》的时候,更是多次提及各位风云人物的背景,比如:四世三公等。
三公这个名词还经常出现。
将简单的介绍一下。
初期刚开始时,汉朝沿袭了秦朝的制度。
丞相是最大的文官,辅佐皇帝管理全天下的政务;太尉是最高的军事长官,相当于三军总司令;御史大夫,管监察,辅佐丞相监管一切政务的实施,相当于副丞相。
变化:到汉武帝时期,为了削弱丞相的权利,加强皇权。
三公做了调整,引入了大司马大将军。
将三公更改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
大司马相当于以前的太尉,大司徒相当于以前的丞相,大司空相当于以前的御史大夫。
只是主要权利掌握在大司马手里,也就是大将军的手里。
毕竟q杆子里出政权。
霍光、王莽都做过这个位子,都是权倾天下。
东汉初:东汉初年,沿袭了西汉,三公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
刘秀在建武27年,刘秀再次弱化三公的权利,加强了尚书的权利(这时候的尚书,可不是明清时候的尚书,此时的尚书只是负责内廷事务,官阶很低),刘秀是直接管理具体事务。
刘秀省掉了大司马,又恢复了太尉。
这时候的三公为:太尉、司徒、司空。
只是名称前面没了大字。
权利没那么大了。
东汉末:汉献帝初年,搞了一个大司马,但是太尉还在。
三公为:太尉、司徒、司空。
只是大司马在三公之上。
太尉也没有以前的军权那么大了,主要集中在了大司马手里。
汉献帝建安13年,汉献帝省去了三公,设立了丞相。
大家都知道啦,曹 *** 来了。
变通:汉朝的皇帝们发现,随着时间的变化,三公不能满足需求了。
三公只有三个人,无法满足安排的需要。
另外,三公的权利太大,皇帝不安心,大臣们到了三公,也就再也没有上升的空间了,没进步的空间,也就不爱干活,不爱上进了。
更主要的是不能满足一些权臣们的要求。
因此,在三公之上,安排了更大的太师,太傅等。
而且这些位置往往是虚职,既满足了名誉需要,也有分权的需要,也满足了位置不够分的问题。
刘秀的哥哥虽然顶了个大司徒的帽子,但是上面还有更大的上公王匡等人。
顺便提一句九卿,毕竟三公九卿一起提及吗,九卿大概相当于三公的助手。
类似于清朝经常看到的尚书和侍郎的关系。
好了,三公到此结束。
三公九卿制度源远流长,从夏朝开始就有三公九卿的说法,但是三代不同制,各朝都有各自的官制,因此三公并不是固定的官职。
汉朝的三公特指丞相(国务院总理)、太尉(国防部部长)、御史大夫(公检法最高长官)!汉朝的丞相是政府的最高行政长官,有一个秘书处十三曹,下辖九卿;太尉则掌管全国军队的训练与后勤,调动军队需要皇帝的圣旨与兵符;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公是古代的一种高级爵位,其地位仅次于王爵,先秦时代的爵位高低依次是王-公-侯-伯-子-男,天子称王,诸侯最高爵位是公,通常爵位是侯。
秦汉以后爵位高低依次是皇帝-王-公-侯-伯-子-男,天子称皇帝,王爵是皇族子弟才能取得的爵位,异姓重臣最高只能取得公爵。
比如汉朝第一丞相萧何的爵位是酂侯,韩信因为姓韩不姓刘,故从齐王变为楚王,最后由楚王变为淮阴侯。
大名鼎鼎的关羽取得的爵位是汉寿亭侯,如果曹 *** 姓刘,那么他当魏王的阻力就会小得多,当魏公更不在话下。
《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他们的职责是协调阴阳、溶通天地、聚合民心,夏商周三代的三公位高权重,国家内外大小事务,包括王族事务,事无巨细他们都有权过问!春秋战国时代,三公成为最高荣誉职务,不再处理具体政务,而变成高爵虚职。
比如秦孝公在变法之初进行了人事调动,将主管内政的上大夫甘龙升为太师,主管军事的左庶长嬴虔升为太傅,他们的军政大权全部交给新上任的左庶长卫鞅。
秦汉以后太傅、太师、太保三公明确没有事权,只是高爵虚职,太傅后来演变成了太子的老师,太保则变成了太子的军事长官。
战国时代卿慢慢由虚职变成了实职,到了秦汉之时卿则成了国家重臣。
秦朝的九卿分别是: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他们在丞相府的总领下分别掌管天下大事。
奉常的职责是掌管宗庙礼仪,地位高、权力大;郎中令则是皇帝的近卫军将领,比如蒙毅将军就是郎中令。
廷尉的职责是掌管司法审判,大秦丞相李斯在廷尉一职上干了很多年;少府则相当于建设部长,秦末名将章邯当将军前就是少府!典客则是外交官,他们迎来送往,出使各国;宗正则是负责皇族内部事务的长官,他必须是皇族内部德高望重的老者才能担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