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威王

楚威王,第1张

楚威王 楚国楚威王楚庄王哪一个更厉害?

楚庄王是春秋时楚国国君,楚威王是战国时楚国国君。

楚庄王之时问鼎中原,在邲之战中战胜晋国而成为天下霸主;楚威王时,楚国国力达到了鼎盛,南吞吴越旧地,西取黔中,最远曾攻击到云南滇池一带。

两位国君分别在春秋和战国时代将楚国带上了颠峰,那么两位国君究竟谁更厉害?楚庄王继位之初,就连遭不幸:楚穆王刚去世,楚庄王太傅与太师就挟持他作乱,差点让楚庄王遭遇不测;执政第三年,楚国又突发大面积饥荒,庸国(今湖北竹山县西南)趁机率百濮、群蛮造反,严重威胁到楚国西南边境的安全。

内忧外患之际,年轻的楚庄王当机立断,作出了三项决策:其一,关闭申县(今河南南阳)、息县(今河南息县西南)的北门,暂停北出中原争霸;其二,集中全国兵力讨伐带头闹事的庸国,以彻底平息叛乱;其三,向盟友秦国求援,以增强己方实力。

在楚庄王有力领导之下,楚国成功地消灭了庸国、彻底平定了这次叛乱。

因为庸国在“二王并立”期间灭了褒国,楚庄王灭庸,也就意味着楚国领土向西扩张到今陕西省汉中一带。

这对于以后楚国向巴、蜀进军,是极具战略意义的一次扩张。

平定庸国之乱后,楚庄王又休整了数年,开始向中原进军。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攻破郑国,迫使郑人投降;同年,楚庄王又率楚军在邲(今河南荥阳东北)之战中打败晋军,成功称霸东周;同年冬,又灭了萧国(今安徽萧县);公元前594年,楚庄王率军伐宋,与宋国订盟。

至此,楚庄王一生的征战生涯才宣告结束。

楚庄王不但战功赫赫,还留下了“止戈为武”、“问鼎中原”、“蹊田夺牛”等等文化典故,后人为此对他倍加推崇,将他列为“春秋五霸”之一。

相比于楚庄王的文治武功,楚威王似乎显得逊色不少。

他之所以出彩,完全是因为孟尝君之父田婴的一场阴谋。

公元前333年,越王无彊率兵北上,前往攻打齐国。

此时,齐国之相正是田婴。

面对强大的越军,田婴派出说客,劝说无彊伐楚:“越国不去讨伐楚国,大则不能称王,小则不能称霸。

楚国军队,向北围攻曲沃(今河南灵宝市东北)、於中(今河南西峡县东),直到无假之关(楚地,今地不详),战线长达三千七百里;景翠则率军集结在北方的鲁、齐边境,兵力极为分散。

此时不攻打楚国,更待何时?只要越军能打通无假之关,就能斩断楚国粮区的供应线。

我听说,谋取王业而不能称王,最不济也可称霸。

所以,我希望大王能及时攻楚!”越王无彊被这番话打动,立刻掉头南下,转攻楚国。

结果,楚威王大发神威,举兵大势入侵越国,击败了越军,杀死了无彊。

从此,越国分崩离析,原来所占吴国土地,全部归入楚国门下。

在击败越王无彊之后,楚威王得知越国攻楚是田婴指使,又大举伐齐,在徐州(今山东滕州南)大败齐军,趁机要挟齐国驱逐田婴。

齐国大臣张丑出使,为田婴说话:“大王您之所以能在徐州大胜齐军,就是因为田盼不被重用。

田婴为政不善,重用申缚。

申缚无法驱使大臣和百姓,大王才战胜了他。

如果田婴被驱逐,田盼就会被重用。

一旦田盼重整齐军来与大王对抗,一定非楚国之福!”被张丑这么一说,齐威王才没有再强求齐国驱逐田婴。

在破越败齐之后,楚国国势大盛。

在楚威王晚年,转而向西扩张,“南有巴渝(今重庆市渝中区一带),过江南有黔中(今湖南西部及贵州东部一带)、巫郡(今四川巫山县)。

”楚威王执政之时,是整个东周楚国国力的鼎盛时代。

遗憾的是,楚威王执政时期实在太短,仅仅十一年就不幸去世了。

楚庄王执政于危难之时,能战胜晋国一举夺得天下霸主之位;楚威王执政时,强秦崛起,楚国始终未能压过秦国而成为霸主。

看起来,似乎楚威王不如楚庄王。

但在楚威王时期,楚国国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五岭,北至汝、颖、沂、泗四水,可以说是远超楚庄王时期。

这么看来,能说楚威王不如楚庄王吗?况且,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短板:不称职的接班人。

楚庄王之后,其子楚共王继位。

楚共王执政期间,重用令尹子重、司马子反,导致楚国政局走向了昏乱:子重、子反二人不但内斗频频,还将申公巫臣逼成了楚国最为致命的敌人。

为报灭族之仇,申公巫臣扶持吴国与楚国对抗,让楚国在楚共王时期就失去了霸业。

此后,北有晋国、东有吴国轮番伐楚,再加上楚国公室腐化堕落,让楚国走向了中衰。

公元前506年,楚国国势跌入谷底,差点被吴王阖闾灭国!楚威王之后,其子楚怀王继位。

楚怀王执政后,凭借父亲余威,一度当上了诸侯纵长,与强秦长期抗衡。

但楚怀王为人贪婪而昏庸,身边也多谗臣。

在张仪“商於之地六百里”的大馅饼引诱下,楚怀王主动断绝了与齐国的盟友关系,让楚国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此后,被张仪欺骗的楚怀王不甘心上当,主动与秦国开战,却在丹水之阳(在汉中)大败,从此失去了汉中之地。

为此,愤怒之极的楚怀王再度引兵伐秦,结果在蓝田(今湖北钟祥西北)再逢大败。

蓝田之战证明,秦人已突破武关,正式杀入了南阳盆地!晚年时,在秦国步步紧逼之下,楚怀王被迫前往秦国议和,却不想被秦人扣押、致死都没能再回到楚国。

这以后,楚国国势大衰,再也无法逞强。

因此,虽然楚庄王和楚威王执政时都将楚国带到了鼎盛,却在儿子执政时同样让楚国走向了衰落。

这样看来,谁比谁更强?为什么在楚庄王和楚威王之后,楚国都走向了衰落?有人把卓越的领导者分为两类:一类是“报时者”,另一类是“造钟者”。

某些领导者拥有伟大构想,能高瞻远瞩地把握组织前进的方向,率领组织走向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这样的领导,就好像随时能准确说出时间的“报时者”。

另一类领导则成功地建立起某个组织,这个组织在领袖离开之后,依然能够取得成功,持续多年向前发展——这样的领导,就好像制造出了一个能长期准确报时的钟表,被称为“造钟者”。

楚庄王和楚威王二人,无疑是属于“报时者”:他们都在在自己执政时期将楚国带上了巅峰。

但他们都缺乏了相应的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使得他们成功的因素无法保留下来,因而他们走后成功也就无法再复制,楚国从此逐步走向了衰落。

事实上,两人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根源还是在于前人的改革。

自楚武王创立县制后,楚人就持续不断地灭国为县,并在楚庄王手中达到了顶峰,成功称霸东周。

楚悼王重用吴起改革,破除宗法制弊端,一度让楚国兴盛。

虽然在楚悼王与吴起死后,改革没能持续下去,但这次改革毕竟沉重打击了楚国的公族势力,减轻了楚国前进的负担。

因此,真正说起来,楚武王与楚悼王才是楚国的“造钟者”,楚庄王与楚威王二人不过是享受前人改革红利的最大收益人。

从这个角度来说,楚庄王与楚威王其实不分上下。

真正比他们厉害的人,应该发起改革的楚武王和楚悼王。

一位是春秋霸主之一,一位是战国初期版图最大的国君,到底谁厉害?那就比比吧。

一个有作为的君王,必然是有故事的人。

楚庄王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君王。

一路走来,一路故事。

一鸣惊人;问鼎中原;绝缨之宴;邱城败晋;蹊田夺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片精彩。

有的再现了他的丰功伟业,有的记载了他的雄才大略,有的反映了他的博大胸怀。

楚庄王,最主要的功绩有哪些?(庄王)平定了斗越椒为首的内部动乱。

彻底摧毁了斗氏自楚武王以来形成的雄厚势力,将其连根拔尽,造就了楚国数十年来的安定局面。

选贤任能,开辟了楚国春秋争雄的崭新篇章。

(孙叔敖辅政)他选拔了孙叔敖为令尹,修建芍陂等大批水利工程,使民岁丰粮足,国家大治。

他任用了伍举、蔿贾、苏从一批能攻善守的良将,训练出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

开展了兼并战争,一跃而成春秋霸主。

通过邲之战,击败了内呈败象、尚不可一世的霸主晋国,成了春秋新霸。

在他的手中,国土扩大,“并国二十六,辟土三千里。

”反观楚威王的一生,以恢复庄王时代的霸业为志向,击败了越王无疆,尽取吴越领土,将楚国的版图扩张至长江中下游。

因为南京一带有王气,在长江边埋金,建立了金陵邑(南京城)。

他大举伐齐,与齐将申缚战於泗水,进围徐州,大败申缚。

为政十年,他建立了东至河南淮阳,北到南阳,西到巴蜀,南过闽粤的庞大帝国。

楚威王为政十年,集中精力,对外扩张,却沒做好内部的功课。

吴起变法失败,楚国贵族家族 *** 纵政权、近亲繁殖的制度继续延续。

到了威王,这一制度依然如故。

而此时,各国纷纷变法,尤其是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改革更为彻底,发展势头日益迅猛。

果然,楚怀王一接过这个外表强大、内部却腐朽的摊子,与秦国五场大战之后便败了家,国土迅速缩小,自己也客死于秦国。

(怀王客死秦国)总结:楚庄王当权20年,内固国政,外争霸权, 人生波澜壮阔,堪称传奇。

楚威王为政十年,对外用兵,志在复兴,建立庞大帝国。

然不能顺应潮流,革故鼎新,墨守成规,留下了亡国的最大祸根。

两相比较,还是楚庄王更为出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286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