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砚池究竟吞噬了多少人的生命?目前谁也说不出一个确切的数字来。
只是每年夏天都会有媒体报道砚池淹死人的事故。
那么,济南砚池每年淹死好多人,为什么游泳的人还是络绎不绝?1、济南砚池的来历砚池在历史上并不存在,名字是上世纪90年代命名的,当地百姓曾长期把它称为“矿坑”。
据传,上世纪50年代全民大炼钢铁时,在这里挖土开矿,触动了泉脉,七八台抽水机也排不掉积水……最终人们只好随它去吧,留下了一池清水。
砚池最深处近百米,最长处2000余米,最宽处1000多米。
其水质清澈,但与其他名泉不同的是,水温不恒定,冬天会结冰。
因为矿坑位于燕翅山下(砚池山),因此上世纪80年代初济南首次泉水普查时,将其命名为砚泉,民间更习惯于叫“砚池”。
2、水质与水温,造就天然游泳池 曾有媒体报道,有人在砚池的南边山根处,发现了桃花水母。
水母对水质的要求堪称苛刻,这意味着砚池的水质极佳。
有人曾潜到水下,一眼可望到底部的青石、草茎、细沙。
在这样的水里游泳,可以想象是一件多么惬意、舒爽的事情。
砚池的水温不恒定,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因此,夏天七八月济南火炉天的时候,很多市民都把来这里游泳当成一种纳凉的方式,游上几圈,暑热全消,清凉爽体。
又因为冬季时水温更低,大受冬游爱好者的欢迎,有人甚至在冬天里砸开冰面游泳。
3、这个天然游泳池最重要一点是:免费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来砚池游泳的人并不多。
一是因为位于乡野深处,游人罕至。
二是山上曾是军事禁地。
从上世纪80年代之后,砚池的名气越来越大,主要是附近村镇基础设施完善,道路通到了山下池边,同时山北麓的军事禁令解除。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这个天然游泳是免费的。
过去,济南人在夏天的纳凉手段较少,娱乐生活单一,市区内为数不多的游泳池又是收费的。
因此,可以免费游泳的砚池就一传十、十传百的有了名气,来游泳的人越来越多。
甚至在前几年,有媒体报道砚池里出现了天体游泳爱好者……其实,目前在砚池游泳的多数是当地居民,以及一些游泳队的中老年人等。
淹死的人要么是不谙世事中小学生,要么是来此纳凉、禁不住诱惑入水的“旱鸭子”。
这是因为砚池的水质清澈,给人的感觉似乎并不深,加上池岸周围水势较缓、深度有限,从而使一些人麻痹大意,从而酿出悲剧。
是的,这确实是一个好问题。
仅记者采访过的,砚池淹死的人溺水事故就不下5起,几乎每年都会遇到。
然而,每年夏季记者经过砚池边时,总还会有人在游泳。
这是为什么呢?砚池是自然形成的水坑,是天然的和开放式的,早些年还经常有山上的石块向下掉落,为此政府部门还专门做了整治,如今,虽然很少有落石危险了,但是由于水坑内部地质复杂,不熟悉砚池的人下水游泳有很大的危险。
在砚池淹死的人中,有一些就是有水性的。
由于溺水事故频发,这些年政府部门在砚池周边设置了众多警示牌,可谓煞费苦心,有事例,有说明。
一些媒体也在附近立了警示标语等。
如果你去砚池边上走一走,就会体会其良苦用心。
不过这些年,砚池游泳的人还是不少,络绎不绝不一定准确,每天游泳的人几乎部不间断倒是真的。
当然,对于游泳的人还是要有所区分的,这其中很多是一些常客,包括一些冬泳组织的,他们对于砚池的危险心里是有准备的,而且对池内水况相对了解,发生危险的几率相对较小。
在记者的采访中,发生溺亡的很多都是外地人,以年轻小伙子居多。
其实,砚池最大的好处是开放性和隐蔽性,最大的问题也在于此。
开放性是说泉池是每个人都可以进来的,天热了,随时可以脱衣下水。
隐蔽性是说砚池环境相对封闭,泉池离路面有一段距离,泉池与城市主干道距离更远,加上面积较大和下水入口多,即使出现溺亡事件,很多时候也难以在第一时间救助。
基于砚池的地理位置,相关部门是否可以考虑对砚池周边道路和入口做进一步的规划和提升,让砚池暴露在大家面前,或许也是一种应对的办法,让它更多发挥景观泉池的作用,是不是会减少人们下水一游的冲动。
当然这只是小编的粗浅想法。
聪明的你,有什么好的办法,也欢迎留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