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年中法海战

1884年中法海战,第1张

1884年中法海战 如果中日甲午海战中清朝获胜,是不是就不会有后来的抗日战争?

甲午海战10年前的1884年8月中法马江海战,清朝是失败了,中国马尾军港遭到重创,但在后来陆地上中越边境的镇南关,1885年3月,老将冯子材取得了镇南关大捷,4月又全面反攻,法国侵略者大败,国内震骇,茹费里内阁倒台,清政府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外交上,都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但最后的结果是“不败自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10年后的甲午中日战争如果清政的胜利了,我想结果也和中法战争一样,“不败自败”,可以肯定一点,和10年前中法战后的越南一样,朝鲜会丢掉,但台湾不会失去,清政府的损失没有象《马关条约》那样损失巨大,清政府会挽回面子,日本因为失败了,暂时消停侵略中国的计划,但西方殖民势力的本质没变,清政府也得以苛延残喘,多存在几年,日本也不会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之一,没有了日本列强的抗衡,这样中国北邻俄罗斯侵略势力会迅速膨胀,中国北方领土将被俄罗斯鲸吞,中国将面临着与俄罗斯的“救亡”斗争,总之中日甲午海战,如果清朝胜利,中国的命运变化不大,“此起彼伏”,日本输了,给了沙皇俄罗斯机会,台湾没丢,北部领土会损失很大,长城以北都可能是沙俄的殖民地,这样也有可能加速苏俄革命,中国后来的革命还是会继续的,因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变,西方各国统治奴役世界格局是不会变的!

是的,抗日战争不是突如其来的,是日本侵略者蓄谋已久(35年)的侵华计划。

而甲午战争,则是日本侵略者开始其侵华战争的第一步。

《田中奏折》原件称《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是日本侵略者的总路线:“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

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则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是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

”虽然《田中奏折》真伪一直是史学界讨论的话题,但如果按照日本侵略者的路线,却是跟《田中奏折》一毛一样。

而在三百年前,日本的丰臣秀吉就想先征服朝鲜,再征服中国,然后征服世界。

我们来看看抗日战争前,日本侵略者是如何积蓄力量,为侵华做准备的。

1. 甲午战争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国力大增,也开始学西方对外占领殖民地,而离日本最近的朝鲜和中国则首当其中。

“征韩论”自日本古代神功皇后征韩的传说。

到了明治维新时期,即为日本的一种政治主张。

木户孝允亦在1868年12月向朝臣岩仓具视提出这一观点。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中国和日本联合出兵镇压,要想征服中国,必须征服朝鲜,日本当然不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朝鲜的日本军队首先挑衅,打败了清军,清朝签订了《马关条约》,内容如下:第一条:中国确认朝鲜国为独立自主国家,朝鲜对中国的朝贡、奉献、典礼永远废止。

这一条使得中国丧失了对朝鲜的控制,东北国防安全形势极度恶化。

第二条:下列地方之城垒、兵器制造所及国有物永远让与日本。

一、辽东半岛。

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三、澎湖群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日本占领了台湾,威胁到中国东南沿海,同时也为日本如何建设殖民地提供了经验,使其日后开始把台湾的殖民统治经验加在“伪满洲国”上。

辽东半岛后来被三国干涉还辽,但中国有赔偿日本三千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第四条:中国支付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约3亿日圆)。

日本以一个小国打败了清朝这个大国,获得了巨额利益,如巨额白银和大片的领土,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

日本借由获取台湾稻米、茶叶、樟脑、蔗糖、林业开发,进一步发展了资本主义国力,晋升到世界列强之列。

1910年,日本直接吞并了朝鲜,在朝鲜驻军,许多朝鲜人也成为了日本的帮凶,一起侵略中国。

2. 八国联军八国联军中,日本出兵最多:陆军20300人,海军540人,战舰20艘。

《辛丑条约》规定:第七款,北京的大使馆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以派兵保护。

日本可以派军队到东交民巷以保护日本大使馆为名进行驻军。

第九款,外国可以在北京至山海关之间驻扎军队。

其中就有许多日本军队,比如发动七七事变的日本军队。

3. 日俄战争日俄战争(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是一场日本和沙俄为争夺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的势力范围的区域性战争。

战争的结果是日本获胜。

战后,日本取得对东北南部的控制。

关东州(即现在的大连和旅顺)租借地以及东清铁路长春以南段均由日本控制,关东军在内满洲开始驻扎。

这就为日本后来侵略中国建立了桥头堡。

日本拥有中国东北地区境内的南满铁路和铁路沿线的驻军权,日本势力进一步渗透到东北。

而后来,清朝灭亡,中国军阀混战,日本扶植张作霖,而张作霖向日本出卖了许多利益。

1912年,张作霖和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书记深泽说:“日本国在南满洲享有利权,乃属当然,毫不为过。

”为扩大利益,日本政府积极主张建设铁路支线。

初期东北的统治者、奉系领导人张作霖为获得日本的支持,同意日本修建铁路张作霖和日本狼狈为奸,让日本在东北的利益越来越大。

后来由于双方分赃不均,反目成仇。

4. 九一八事变日本在东北的势力做大后,看到蒋介石已经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而张学良又东北易帜,担心失去自己的利益,便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驻虎石台兵营的独立守备队步兵第二大队第三中队离开原驻地,于晚上10时20分左右,在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一小段铁路。

日本关东军污蔑奉军破坏铁路,开始进攻沈阳北大营。

由于张学良、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仅仅三个月东北就沦陷敌手。

1932年3月9日在长春成立伪满洲国。

九一八事变两个月后,关东军在《满蒙自由国设立方案大纲》中将热河划入预定建立的满洲国版图。

1933年2月,日本侵略热河,占领省会承德,热河失守,并入伪满洲国。

1935年日本推动华北五省自治,建立了“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傀儡政权。

对京津步步紧逼。

5. 七七事变1901年依《辛丑条约》约定,日本开始在华北驻军。

清廷被推翻后,驻华日军由“清国驻屯军”改名“中国驻屯军”,驻地就在芦沟桥所在宛平城外。

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并于6月和9月制造两次“丰台事件”逼迫国军第二十九军撤离丰台。

日本华北驻屯军占领丰台后,已经控制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卢沟桥成为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

中国军队奋起反抗日军挑衅,七七事变开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综上所述,甲午战争是日本侵华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后面的局势一发不可收拾。

正是因为甲午战争的失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日本也用清廷赔款和割地(台湾)进一步增强了国力,以至于后来敢跟庞大的沙俄争夺东北。

所以说,如果甲午战争中清朝获胜,日本必将割地赔款,国力大损,也就不可能有以后的侵略扩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320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