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邦与果敢都是属于缅甸的经济特区,以前对于很多中国人还是很神秘的地区,但是自从果敢战争开打后,我想很多中国人虽然身在内地,但是果敢与佤邦着几个地名应该还是不陌生了。
佤邦与果敢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分别为佤邦第一特区和第二特区。
地理位置不同,同时主要民族不同,统治军队也不一样。
果敢现在基本为为缅甸政府管辖,驻扎军队也是缅甸政府军。
而,佤邦现在还是佤邦联合军领导人统治,驻扎军队也是佤邦联合军。
既然提问者问到,笔者在此就缅甸北部四大特区作一个简单的科普。
在缅甸北部主要有掸邦、克钦邦,在掸邦与中国接壤的地区存在四个特区,四个特区控制着大约80%的中缅边界。
第一特区是果敢,其中90%为汉族,汉语为官方语言,商店、饭馆都是以中文为主,缅文为辅,果敢还有自己的报社、杂志社和电视台,全部使用简体中文。
于2009年已被缅甸军政府实际控制。
)2009年88事变以前,军队是果敢同盟军,2009年后军队为缅甸政府军第二特区是佤邦,这里居住着佤、拉祜、掸、克钦、汉、爱尼等16种民族,其中佤族占70%。
佤邦领导人一直在寻求佤邦自治区,而不是掸邦经济特区,所以称自己为“佤邦”。
“邦”字既有“自治”的意思,又有与省平级的含义。
军队是佤邦联合军;第三特区的克钦邦,军队为克钦独立军,军队成员以克钦族为主,缅甸“克钦族”与云南境内景颇人同族。
克钦族教育之发达与它落后的经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如今缅甸克钦族领袖中居然很多人都有着在欧美留学的经历。
第四特区为小孟拉,军队是掸邦东部同盟军。
对于佤邦和果敢两个地方,很多人似乎只认识佤邦,造成这两个地区相差之大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我方的态度。
如果问云南的朋友,就会发现普洱、临沧、西双版纳这些地方对佤邦的接触比较频繁,但我方政府却对佤邦没有直接的交往。
如果说起佤邦,那么果敢就是很好的参比对象。
2009年8月果敢同盟军脱离了缅甸中央政府,但果敢族人却依旧保持汉语。
在于缅甸中央军政府签署和平协议后,他们建立了缅甸撣邦第一特区,开始了自治。
然而在主体上,果敢人依旧是汉人,他们对中国认同但没有有效的法律身份,对缅甸有法律身份但不认同。
果敢人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民族,其政治信念和自治力量慢慢开始崩溃。
因此,现在的果敢人处在一种不平衡的状态,他们非常想得到汉族的承认获得有效的法律身份,但一直没有得到,而缅甸方面则喜欢果敢人重新融入缅甸政府,可果敢人并不认同。
所以他们就形成了没有一个整体的民族感,而我方对他们的态度是”不支持、不接触、不认同“。
果敢汉人之所以这么多,主要是历史上有四批人的涌入:明末随永历帝和李定国这些人一起逃入缅甸的明军残余部队;乾隆时期征战缅甸,留下的清兵,而这些清兵有许多是汉人子弟;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失败后的残部逃入缅甸,以及中国远征军的后代;”红色“时期在国内混不下去,进入缅甸逃难和讨生活的;因此果敢人对汉族有着比一般人更强烈的认同感,而佤邦则是佤族人比较多,他们已经有自己的民族归属感。
相对于果敢,佤邦方面整体比较好些。
虽然佤邦人也有着血缘、历史、文化和身份方面的问题,但他们对民族的认同感比较强。
佤族是佤邦民族的主体,占总人口的七成,在民族的理念中保持团结和睦、互相学习的准则。
佤邦相对于果敢人,他们的政治信念比较坚定,他们建立了各级组织,完善了党、政、军体制,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
佤邦虽然名义上是归缅甸政府管辖,但具体的事物都是自己解决,因为他们有自主权。
在1941年之前,佤邦也是我国的领土,当年因为修建滇缅公路,无奈才把佤邦划给了缅甸。
其实很久以来佤邦都是无政府状态,军阀林立,战乱不断。
直到1989年与缅甸政府达成口头协议,才被设为特区,也才结束了战乱状态。
现如今,佤邦学习我国体制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把汉语作为官方语言,用的钱币也是人民币,包括学校教材也是学习我国的。
进入佤邦就会发现,他们的说话、生活、文化等等都跟我们没什么区别,可以说就是一个小型的“天朝”。
其实,佤邦和果敢的区别就在于,一个被缅甸政府承认,吸收中国文化,生活水平在慢慢提高;另一个在苦苦找寻一个”家“,当因涉及到国际政治问题,所以我们无法接触和承认而缅甸政府对他们也不重视,果敢人现在的生活并不好,但他们也一直积极的学习汉人文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