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适:《除夜作》除夕之夜,如果客居他乡,或浪迹途中,难免会生出百般感慨。
高适的《除夜作》写道:“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这里的凄凉忧伤之感、韶华易逝之叹,在崔涂《除夜》“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中,都得到了呼应。
这个阖家团圆的节日,仿佛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从古到今,一脉相传。
2. 陆游:《除夜雪》除夕之夜,如果赶上一场大雪,那可是吉祥之兆。
陆游的《除夜雪》写道:“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嘉瑞,即吉兆。
天教,即天赐。
四更下雪,天降吉祥!屠苏酒盛了半杯还没来得及庆贺,我得赶紧写迎春桃符了。
放翁凡事喜欢亲力亲为,他倡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写桃符都是小事儿。
3. 吴文英:《祝英台近·除夜立春》吴文英的《祝英台近·除夜立春》写道:“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
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
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剪绿裁红,添烛守岁,笑语欢声,喜迎新春,梦窗寥寥数语,即渲染出了春节的气氛。
农历生肖的划分,一直有以立春为界还是以正月初一为界的争议,如果除夕和立春同一天,麻烦就会小很多。
今年我们就又赶上了这种情况,非常难得。
4. 文征明:《拜年》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写过一首《拜年》:“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过年啦,我收到很多名帖,堆了满满一屋子。
其实我也寄了不少,人情世故嘛,不嫌空虚,就怕简慢啊。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非常重视往来礼节,不管是过去的通谒,以前的贺卡,还是现在的微信红包,都有这个含义在。
5. 王安石:《元日》说到跟春节有关的诗词,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恐怕是人们最熟悉的。
这首诗未见得有多好,关键是应景,爆竹声、屠苏酒、贴春联,这些都是春节特有的符号。
猪年春节就要来啦,在这里给大家拜个年,谨祝新春快乐、万事如意、阖家安康、猪年大吉~我是王静文,一个喜欢古典诗词的宏观分析师,欢迎点赞、关注哦~ :)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