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官和吏有什么区别?古代的“官”和“吏”是有严格区别的。
简单说,“官”就是朝廷或者国家的治理者,而“吏”只是各级官员从属,既是朝廷或者国家的服务者,也是官员们的服务者,或者在本质上也就是一个“民”。
“官”是科举正途出身、多为胸怀天下之人。
“吏”是政府体系里的办事员,靠业务工作吃饭。
严格意义上的“吏”,是从属于“官”的,包括自己的薪水都是“官”从自己的薪水里面拨付的。
中国有“贪官污吏”、“滥官酷吏”等成语,在这些成语里,官与吏是一起的。
但在中国古代社会,“官”与“吏”是有区别的。
最先“吏”说的是管理具体业务的人,类似于现在的事务官。
到了两汉时期,“官”特指某一机关的最高长官,“吏”指的是某一机关里的属官。
此时,“官”与“吏”的出身,并没有太大区别。
三公九卿由“吏”出身,是件很平常的事情。
一直发展到宋代,官、吏间的差别并不明显。
到了明代,“官”与“吏”的差异就突显出来了。
“吏”指的是各大衙门里,那些处理文书、送件的办事员。
明成祖时期,朝廷规定,“吏”不能当御史,不准参加科考。
这就进一步限制了“吏”的前途。
久而久之,“官”和“吏”就区分开了。
“官”成了人人仰慕的对象,“吏”则被人看不起。
所以选择当“吏”的人,多半是科考无望的落第秀才或身份卑贱者。
官、吏之别虽然明确于明代,不过其源头还是在元代。
元朝是蒙古人的天下,这些入主中原的蒙古人,不识汉字,不懂政务,只好依赖汉人帮其处理文件。
元朝统治者不重视科举考试,不少汉人读书人没有了出路,只好到各衙门为蒙古官员捉刀代笔。
在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下,这些汉人在衙门的地位自然低下,而那些高高在上的当权者无疑是蒙古人。
这就逐步形成了官高、吏低的流品。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明清时期,“吏”的地位极其低下,但他们对当时政治的影响却相当的大。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师爷。
清末光绪年间,有人这样说:“一切事情到了胥吏手里,铨选则可疾可迟,处分则可轻可重,财赋则可侵可化,典礼则可举可废,人命则可出可入,讼狱则可大可小,工程则可增可减”,而这七项几乎是中国古代衙门的日常事务。
由此可知,吏的影响力之不一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