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逊旋回

威尔逊旋回,第1张

威尔逊旋回 什么是威尔逊旋回?

我们知道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大洋盆地并非永远存在,而是要经历岩石圈崩裂、扩张、收缩和闭合的发展过程。

加拿大地球物理、地质学家威尔逊(Wilson),在1973年首先联系现在地球上各种海洋及其洋壳的性质,提出了洋盆开合的发展模式,就是我们说的威尔逊旋回。

威尔逊旋回一般分为:胚胎期、幼年期、成熟期、衰退期、残余期和消亡期。

A在胚胎期,在陆壳上,拉张开裂,形成大陆裂谷,但尚未出现海洋,只存在串珠状湖泊,如我们所熟悉的东非大裂谷。

B幼年期,陆壳继续开裂,出现狭窄的海湾,局部会有洋壳出现,如现在的红海和亚丁湾,都有以后成为大洋的可能。

C成熟期,出现洋壳和洋中脊,洋中脊向两侧不断增生,但海洋边缘又未出现俯冲、消减现象,所以大洋迅速扩大,如大西洋就是处于这一时期。

D衰退期,大洋中脊继续扩张增生,在大洋边缘一侧或两侧出现强烈的俯冲、消减现象,海洋总面积渐趋缩小。

这一时期放到现在来说就是太平洋,不得不承认太平洋正在衰退阶段。

E残余期,洋壳海域明显缩小,两侧陆壳地块相互逼近,其间仅存残留的小型洋壳盆地。

地中海就是地质历史时期大洋闭合最好的证据。

F消亡期,两侧大陆直接拼合、碰撞,海域完全消失,转化为高峻山脉,沿着碰撞带会形成地缝合线构造,在碰撞带上有时会出露挤压、侵位的古海洋的洋壳残余,即我们常说的蛇绿岩套。

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上述六个时期的总时间可长可短,由几亿年至2000万年不等,并无一定的规律性。

此外,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特征的火山岩和沉积现象,这是划分威尔逊旋回处于哪一阶段的重要依据。

而威尔逊旋回为我们重建古大陆提供重要的基础依据。

大陆岩石圈在水平方向上的彼此分离与拼合运动的一次全过程。

即大陆岩石圈由崩裂开始、以裂谷为生长中心的雏形洋区渐次形成洋中脊、扩散出现洋盆进而成为大洋盆,而后大洋岩石圈向两侧的大陆岩石圈下俯冲(见俯冲作用)、消亡,洋壳进入地幔而重熔,从而洋盆缩小;或发生大陆渐次接近、碰撞,出现造山带,遂拼合成陆的过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405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