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的提问。
我是千千千里马。
汉字的发明远远不是东汉《说文解字》中传说的仓颉发明那么简单。
传说的仓颉是黄帝时代的史官。
那是古人的想象。
首先,黄帝时代根本就没有史官。
因为,黄帝时代连文字都没有开始使用呢!根据我们的历史记录。
黄帝大约生活在夏朝以前。
我们现在的考古推测是,夏朝距离黄帝时代大约不超过五百年。
而中国的“汉字”,在距离夏朝两千年的良渚文化时代已经有“文字”使用。
这就说明,文字不是我们传说中的“仓颉”发明而是更早的祖先发明的。
我们现代文字学家经过一百多年的研究,逐步认为:汉字起源于距今7000年左右的时代。
而黄帝据我们大约只有5000年,甚至还不到5000年。
但是,从距离我们7000年文明的良渚文化时代到距离我们大约5000的这一段时代,文字一直在使用和不断创造之中。
但是,这2000年的一段时代,文字好像是在不同地区各自发展的。
使用的意义也非常有限,也就是说,这时的文字尽管在使用,毕竟与我们今天的文字意义是大不一样的。
比如说,用“文字”记录历史、人物、事件等等。
文字还没有发展到这样高级的阶段。
所以,这一阶段的文字,我们把它叫做“小范围使用的文字”。
第一,这种有记录意义和标志意义的符号本身就是语言文字的表达。
第二,以后的文字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我们今天的考古资料研究表明:甲骨文的形成就是对这些符号的一次系统加工整理。
甲骨文吸收了我国南方北方不同地域的文字信息,这个说明,中国文字从7000年前到商朝,一直有一定的连续的发展。
汉字是我国今天山东、河南、浙江等不同地区的先民在不同地区,长期发展交流而产生的。
汉字有完整的承传演变发展。
商朝的中晚期,对文字有了一次历史上最大的整理。
并且在帝王日常生活大量使用。
这是古老文字符号成为语言文字的一次重大突破。
周朝的周人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比较落后,他们使用文字不如商朝人发达。
但是推翻商朝以后,也继承了商朝人的文字文明,很快成为文字先进族群。
汉字真正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文字,是从周朝开始的。
汉字最早是刻在陶器上。
商朝发明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使用方法。
周朝人除了学习商朝在钟鼎上铸造,还发明了竹简,并且有统一的尺寸。
一直到汉代初,文字都是在竹简上记录为主。
汉代发明了造纸。
汉字的流传就更容易了。
因为把文字记录在纸上。
不但降低了成本,也携带使用非常方便。
传说中,汉字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发明的,这一句话本身就有逻辑错误,身为史官,记录历史的手段自然是用文字,如此说来,既然仓颉能担任史官,那么他之前一定是掌握文字的,而不是当了史官以后,忽然大开脑洞发明了文字。
所以,仓颉的角色应该是新版汉字的整理者或者说是新版汉字的颁布者。
抛开四只眼睛的仓颉不论,现在我们的考古发现证明了汉字已经产生了6000多年,甚至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河南舞阳遗址中,也发现了它的前身——刻划符号。
汉字不是某一个人发明的,是集体智慧、多地起源,大体演变的过程是半坡陶文到东夷骨刻文,再到甲骨文。
起源于图画的象形文字在古埃及、古印度、古代苏美尔人那里都得到了发明和使用,为什么唯独中国的汉字流传到了现今?其他国家地区的象形文字却不敌更为简单的字母或拼音文字?原因就在于汉字虽然脱胎于象形文字,但除了“象形”之外,及时开发了“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本身也不断的自动修复BUG、推出新版简化汉字,加上中国古代的影响力足够大,大到东亚周边地区也认可的地步,所以这种世界公认“最难”的文字,我们却一直与时俱进的用到了今天。
汉字生死存亡的最艰险的时刻已经过去,在民国和刚建国时,曾经有为了提高扫盲率而过渡到拼音文字的动议;进入电子信息时代时,如何跟上脚步也给汉字出过难题,幸亏有足够坚持和才智的国人,他们的努力保全了这种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