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的这句话,是出自《论语·季氏第十六篇》也就是《论语·季氏篇·季氏将伐颛臾》第十六章。
要想准确的理解孔夫子这句话的意思,首先要了解孔夫子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也就是要了解背景和针对什么事情。
先说说背景。
首先,孔夫子不是一个“平均主义者”。
相反他是一个坚决的“等级主义者”,并且是一个“等级主义”的坚决维护者。
在孔夫子看来“平等”是不存在的,人类社会的等级是天然存在的。
所以他的观点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这和“人生而平等”的思想大相径庭。
第二,孔夫子认为 社会的等级是固化的,就像一座宝塔,每一个层级都是固定的,不会发生变化,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生而为“君”者,有天然的超过生而为“臣”这者的权力。
老爹的地位永远高于儿子。
但是,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在这做宝塔当中的位置。
所以说孔夫子讲的是“学而优则仕”。
江湖的演绎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两句看起来不相干的话其实说的是一个道理——等级就在那里,可以去竞争,也可以去斗争。
这是很重要的背景。
第二个背景,孔夫子主张用“仁”的思想和“礼”的手段来固化这个等级宝塔,这种方式的最核心的手段,就是“教化”。
他认为,只有经过教化把“仁”和“礼”渗透到每个人的骨子里,甚至遗传基因里,他理想中的这个等级宝塔才会坚不可摧,即使倒塌了,再建起来的还会是个“宝塔”(等级)而不会是个“殿堂”(平等)。
了解了这两个背景,就会知道,“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那个“均”肯定不是“平均”的意思,因为平均就代表没有等级,这在孔夫子的脑子里恐怕就从来没想过。
再说说孔夫子为什么说这段话。
和谁说的?针对什么事说的?孔夫子的这段话,是教训他的学生冉有和子路的 。
主要是听冉有和子路说季孙大夫要去攻打颛臾,孔子很不以为然,对两位学生阻止不利进行了批评。
孔子认为,颛臾是东周天子任命的合法诸侯,不能讨伐。
同时认为诸侯大夫无论大小,都要一视同仁,不能以大欺小,要用“仁义礼乐”来招服才对,这样才能让归顺的人乐于归顺并安心。
靠讨伐是不对的。
其中一段话。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这段话,是说“有国有家者”实际上就是说诸侯和大夫们的,和普通老百姓没关系。
诸侯有大有小,但都是平等的,这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实质,也就是诸侯之间怕的不是大小强弱而是怕不能一视同仁。
当然,这句话是可以引申,使其有普遍的意义。
朱熹对此句的解释是:“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
”这个解释被很多人认为“均”就是“平均”和“公平”,其实不然。
朱熹说“各得其分”是在等级条件下,各自得到各自的利益,绝不是打破等级的“天下平等”,无论是孔子还是朱熹,都没有这个超前的“平等”概念。
所以才会有下一句就是“上下相安”。
有等级才会有上下,只有上下相安才会对等级的稳定有帮助。
总之,孔夫子的这句话,实际上是表达了一个“一视同仁”的概念。
而这个概念是建立在相同等级之间的一视同仁。
千万不要高估孔夫子的“普世价值观”。
这句话原文出自《论语 季氏》,前后句是这样的:“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我们往往研究古文时存在一个代入为主的观念。
就举孔子的例子,只要是《论语》里面讲的东西,都奉之为真理,有点类似于八股取士,考题都是以经典为基础的延伸,脱离了这些经典就是跑题。
这句话按照字面意思来讲,就是说一个国家不担心财富少,就担心分配不均匀,不担心人少,就担心国内不安定。
有人认为,孔子肯定不是简单的这么认为的,他所谓的平均是指:每个人根据付出多少获得多少,这也是一种平均,也就是能者多劳多得!其实,这种理解并不正确,我们要看孔子代表的是哪类人的利益。
首先孔子所在的年代属于奴隶制社会,他的这句话是适用于奴隶主的。
对于奴隶主管理奴隶来说,是要搞平均主义的,如果分给奴隶不搞平均,势必引起奴隶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奴隶主统治。
这一切的根本在于,奴隶的所有产出均是奴隶主所有,对于奴隶来说,都是零产出。
这样的话,他们才会安定下来,有利于统治。
当秦国开始商鞅变法的时候,他们就提出了一个大胆尝试,那就是人民的产出可以有一部分归自己所有。
并且制定严酷的刑法来维护法律的公正,这样的结果,就是大大解放了生产力,秦国也凭借一国之力统一了天下!秦国的例子就是对这句话的真理性提出了否定!即使这句话放到现代社会,也是一个历史倒退,最终害的也是国家和人民,举个例子:张三和李四同样种地,张三辛勤劳作,最后一亩地产了一千斤粮食,李四偷懒,一亩地只产了六百斤粮食,结果平均主义,两个人都分了八百斤。
到第二年张三有想法了,于是干活不那么卖力了,只产了八百斤,李四更过分,只产了四百斤,这样一来,总的产量就下降了。
也就是说,搞平均主义,只会让国家和人民越来越穷!我们也是有过教训的……那么孔子这句话难道一点道理都没有吗?当然不是,我们要引申的去理解这件事,如果不搞平均主义,那么势必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最后形成两个不同的阶级,又回到了封建社会甚至奴隶社会。
我们一直在致力于一部分先富起来,再带动其余人共同富裕,而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其实就类似于封建主了,他们现在就在执行孔子的这句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比如支付宝全民发红包,比如免费医疗,比如免费上学,比如家电下乡,比如公租房等等。
更重要的则是,多得多交税,这也是一种平衡手段,当然小崔口中的偷……税的人实在可耻!就是让人们不至于特别不安,你们开保时捷,开宝马奥迪,我还可以坐公交车,坐地铁,甚至买辆奥拓,同样风吹不动,雨淋不到;你坐头等舱,我坐经济舱,一样能同时到达目的地;你穿三万块钱的衣服,拎五万块钱的LV,我穿一百块钱的衣服,拎三十块钱的包,一样保暖,一样保险;你吃山珍海味,喝八百块钱的咖啡,我吃鸡肉猪头肉,喝五十块钱一斤的茶叶,一样能吃饱喝足。
就像过去一样,保你吃饱穿暖住好,那么境内也就稳定了。
所以,孔子所说的那句话放到现在还是适用的,就看那些利用政策或者眼光以及勤劳双手和聪明大脑先富起来的那批人怎么用了!不知道杨角风这样说,大家能不能理解?我叫杨角风,更多精彩请关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