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狐试答题主说的是重章叠唱的问题吧,这是《诗经》中十五国风最常用的表现手法。
《诗经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几个章节基本相同,只是同一位置的个别字进行变化,同一内容反复吟咏,回环往复,百折千回,抒情性很强。
这是民歌中常见的手法,与音乐的需要的关系。
这种艺术表现后世依然常用,只是主要在民歌和音乐文学中存在。
唐朝时人们给绝句配乐歌唱,也有反复三遍的情况,“阳关三叠”就是把“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四句诗唱三遍,这是主旋律,三节以此四句为主,前后会有一些变化的唱词,这也是重章叠唱的一种形式。
我们现代歌曲也会对重要的的内容反复来唱,有的是重复段落,有的是重复一两句重要的歌词,其实都可以看做重章叠唱的艺术手法。
回环复沓是《诗经》民歌在篇章结构上的显著特点。
所谓复沓,就是指一首诗由若干章构成,而章与章之间字句基本相同,只对应的改变少数字词,也就是所谓的重章叠句。
为什么《诗经》中的民歌诗篇这一特点很突出呢?这是由于《诗经》中的诗本来是入乐歌唱的,它们或产生于集体劳动中间,此唱彼和;或者出于男女相好,衔接对唱,而自然地形成了重章叠句的形式。
就是由一个人唱出的歌,有时为了唱得尽兴,往往用一个简单曲调,反复咏唱。
这种形式便于记忆和传诵,同时具有充分抒情、回旋跌宕的作用和效果。
这样的篇章如《芣苜》《釆葛》等,不一一展开举说。
哪么这一重章叠句的形式,为什么在后世的诗歌中运用较少呢?首先,重章叠句的形式已经很难满足诗歌发展的步伐。
中国的诗歌发展到战国时的屈原,就从集体歌唱迈进了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
屈原创造出了崭新的诗歌体裁一一"骚体"。
这一新诗体比起《诗经》来,在句法、表现手法等方靣,都有了很大发展。
到了汉乐府民歌,诗歌的表现形式,更为自由多样,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格式,逐渐趋向五言。
再到了魏晋南北朝、尤其是唐代,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
一言以蔽之,诗歌的表现手法,是与其发展变化的节奏相适应的,新的诗歌样式,不可能总是停留在原有的表现手法上。
其次,重章叠句的结构,在后来的诗歌表现手法不断多样化的趋势下,其单调、细碎、缺少变化、过于重沓等不足,已很难满足诗人创作的需要,也难以满足人们欣赏审美的更高需求。
以上简述了一下个人认知,欢迎批评指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