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介绍

布达拉宫介绍,第1张

布达拉宫介绍 为什么世界一多半的黄金都在布达拉宫?难道不是在美国吗?

题主听谁说世界上一大半黄金在布达拉宫?在美国倒是事实。

我们从布达拉宫的黄金用量、世界黄金产量和储量等方面,说说这个话题。

布达拉宫的黄金用量布达拉宫始建于7世纪中期。

当时的吐蕃王朝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意在拉萨红山之上修建了一座宫殿,即布达拉宫。

然而,吐蕃王朝毁灭时,长期遭受雷击和战乱的布达拉宫,大部分已经损毁。

17世纪,清朝属国和硕特汗国(和硕特王朝)时期新建了白宫。

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后人为其修建红宫。

此后历代达赖相继扩建,终于建成布达拉宫今日之规模。

布达拉宫的黄金,主要分布于一些建筑的房顶、塑像、灵塔、器物、藏品。

先说建筑物。

远看布达拉宫,屋顶金光灿灿,金碧辉煌。

其实,屋顶和窗檐是用木制结构,只不过是用了铜瓦鎏金做屋顶,脊饰以及一部分墙面用了金箔覆面,加上一些金饰品点缀,就显得耀眼,富丽堂皇。

金元素的延展性非常强,是所有金属中拉力最强的。

据科学测试,0.5克的黄金,可拉成160米长的金丝;1盎司的金,可碾成厚度为0.001毫米的金箔。

古人早就发现了黄金具有很高的柔韧性、可锻性,易于加工、铸造。

而且,黄金具有良好的抗化学腐蚀性,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化变色。

因而,黄金成为古代装饰品的佳选,往往被加工成薄片即金箔,用于包裹皇宫、庙宇等特殊建筑的屋顶、房脊,或者覆盖在墙面上,显得高贵典雅,金光灿烂。

但是,布达拉宫的宫殿屋顶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建筑风格,用金箔包裹,加上个别重要宫殿的墙面用金箔覆盖,或者刷涂金粉。

这样的软装修风格,黄金总用量能有多少呢?毕竟它们只是薄薄的一层。

再说塑像和灵塔。

布达拉宫的各类佛像总量数以万计,材质各异,有金质、银质、玉石、木雕、泥塑的。

其中,世袭殿(冲热拉康)殿堂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塑像,属于金质。

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色东康)中央,供奉有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是布达拉宫最高的灵塔,通高12.6米。

塔身用金箔包裹。

殿内还有十世、十二世达赖喇嘛灵塔,以及几座佛塔等。

它们也用了金箔和珠宝装饰,但是体积、高贵程度稍逊一筹。

也即,这些塑像和灵塔也只是用金箔包裹,极少有纯金铸造。

还有器物、藏品。

作为王宫和藏传佛教色彩浓郁的建筑,布达拉宫有不少法器、祭器。

它们多是用金箔包裹,或者属于铜质鎏金材质,极少有纯金铸造。

布达拉宫保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佛教艺术品。

其中当然有黄金制品,例如金册、金印、金饰品。

但是它们的体积毕竟小巧精致,黄金用量不大。

例如清道光皇帝赐给十一世达赖喇嘛的金册,长2.3厘米、宽9.9厘米、厚0.2厘米,可以翻阅。

所以说,虽然布达拉宫用了不少黄金,但是黄金用量有限。

毕竟这里使用黄金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显示奢华。

何况,古代采矿、冶炼技术水平比较落后,要提炼出高纯度的黄金并非易事。

故而对于黄金的使用也是十分珍惜,往往用白银、黄铜替代。

布达拉宫依山而建,规模宏大,建筑外表有黄金覆面,建筑内部有题材丰富的彩色壁画,布置精致,珠宝、饰品摆设点缀。

因而,给人整体感觉金碧辉煌,富丽堂皇,使用了巨量黄金。

其实并非如此,只能说它的黄金用量比普通建筑多一些而已。

这也正反映了: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世界黄金产量和储量地球上的黄金储量稀少,主要蕴藏在矿石、河床里,也即即矿金、砂金。

而且,自然界的纯金极少,常含银、铜、铁、铂、镍等伴生元素。

目前人类能开发利用的,仅是极少量的品位为1克~3克/吨的岩金矿、品位高于0.1克/吨的砂金矿。

其余数量巨大的矿金、砂金几乎没有开采价值。

也即,黄金储量稀少,探矿、开采、提炼的技术难度高。

古代人类社会的黄金生产力水平非常低,据说在19世纪之前,人类累计生产的黄金总量不到1万吨。

即使在18世纪的一百年里仅生产了200吨。

因而,黄金自古就是稀有、珍贵的金属。

7世纪时期盘踞于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难道坐拥丰富的黄金矿产,并且以高超的技术探明、开采、提炼出了巨量黄金?松赞干布建造布达拉宫时,唐朝国势强大,唐太宗李世民被各民族尊为“天可汗”。

难道唐朝视黄金为粪土,无视于天下的一大半黄金用于建造布达拉宫?何况,人类早就发现黄金是个好东西。

不仅仅在亚洲,古代印第安人、埃及人长期开采出了数量可观的黄金。

泰国、缅甸等信仰佛教的国家,王室、庙宇,也都喜欢用黄金装饰品。

所以,说世界上一大半黄金在布达拉宫,就是个神话传说。

19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提高,黄金资源的不断发现,黄金产量才得到了大幅提升。

据说迄今为止,人类开采的黄金总量累计约为14万吨,相当于三个50米标准游泳池的体积大小。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5月,全球官方黄金储备(不包括民间、工业领域的黄金)共计34904.76吨。

其中,美国占总量的15.5%,位居世界第一位,为5410吨,但比一年前减少了约8%。

德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意大利、法国、俄罗斯,分居第二至第六位。

中国排第七,占比为3.8%。

瑞士、日本、印度,则分居第八至第十位。

也即,前九名国家加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方黄金储备才占到全球的约一半。

就拿中国来说,自2006年开始的连续13年,是黄金年产量最大的国家。

2019年的黄金产量为380.2吨。

其中,我国黄金行业唯一的央企——中国黄金集团,年产精炼金 150 吨,占全国黄金年产量的约40%。

综上所述,7世纪的吐蕃王朝,加上大唐王朝,不可能拥有世界上一大半的黄金储量,更不可能将世界上一大半的黄金用于布达拉宫。

“二战”之后,美国确立了世界政治、经济霸主地位,美元成为世界货币,而且与黄金储备挂钩。

由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黄金,储存在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地下金库,加上美国自己的巨量黄金储备,据说总共占到世界黄金储备量的一大半。

所以说,世界上一大半的黄金在美国。

2000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贸易逆差国,也是世界最大的黄金储备国,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

在那之前,中国的黄金储备占世界的五成,所以布达拉宫肯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3480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